建功支点建设,天门如何担当作为,有哪些谋划部署?湖北日报、湖北卫视全媒记者联合采访了天门市委书记纪道清。下面来看详细报道。
天门地处湖北之中,江汉平原腹地,拥有石家河文化、陆羽茶文化、状元文化、侨乡文化“四张名片”,连续三年入围县域经济百强,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公园城市。2024年,天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7%、居全省第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6%、居全省第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8%、居全省第1,形成了群众动起来、社会转起来、经济活起来、信心强起来的发展局面。新的一年,天门将如何在聚焦“支点建设”中实现跨越赶超,当好高质量发展的“优等生”?《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市州委书记访谈》,专访天门市委书记纪道清。
奋力实现“三个跨越”
问:“全省新春第一会”发出了支点建设的动员令,天门作为省直管市,如何贯彻落实全省“新春第一会”精神,为支点建设贡献力量?
答:全省“新春第一会”聚焦支点建设,指路子、划重点、教方法,让我们发展的方向更明确、路径更清晰、信心更坚定。天门作为省直管市,具有“市级体制、县级事务”的优势,聚焦支点建设,就是要争当高质量发展“优等生”,提升发展能级、发展速度、发展质效、发展后劲,以跨越赶超发展的实际成效为全省大局多作贡献,努力实现“三个跨越”。
第一,我们将奋力实现经济总量跨越。坚决响应省委提出的关于“百强进位、千亿扩容”的号召,实现经济总量跨越,就是力争到202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总产值、地方财政收入“四个上台阶”的目标。同时,力争到2026年全国百强排名进入前80位。
第二,我们将奋力实现城市能级跨越。实现城市能级跨越,到2026年达到中等城市规模,城区人口超过50万人。实现枢纽功能赶超,到2026年基本建成区域工业商贸中心、交通物流中心、文化旅游中心、医疗救治中心、优质教育中心等“五个中心”。
第三,我们将奋力实现发展水平跨越。实现发展水平跨越,实施“工业倍增125工程”,就是到2026年,产值过亿元企业超过100家,过10亿元企业超过20家,5个百亿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形成纺织服装、绿色循环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城市地位赶超,在经济体量、人口规模、发展速度上全方位赶超,2026年赶上或超过省内同类城市,还要有雄心气魄追赶人口规模相当的国内发达城市。
全力推进七项重点工作
问:省委围绕建成支点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安排,天门聚焦支点建设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省委聚焦加快建成支点,作出了实施“七大战略”、提升“七个能力”的工作部署,我们紧扣跨越赶超发展的主题主线,提出了七个重点措施,就是全力推进工业倍增、就地城镇化、资智回乡、鼓励生育、服装电商、和美乡村、集体经济等七项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工业倍增,重点打造纺织服装、绿色循环等两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二是大力推进就地城镇化,深入实施就地城镇化“三个十万工程”,加快推进10万农村人口进城、10万产业工人进城、10万学生进城。三是大力推动资智回乡,实施资金和智力回乡工程,就是充分发挥天门人素质高、天门人爱家乡的优势,以天门人的智慧和资金建设家乡,发展天门、繁荣天门。四是大力推进鼓励生育,出台鼓励生育“新七条”意见,着力建设生育友好型城市,营造“想生、能生、敢生、愿生”的社会氛围,持续提升生育率。五是大力发展服装电商,加快海外仓布局,用好“天门衣尚”供应链平台,建设“湖北电商第一市”,打造全国服装电商名城。六是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办好乡村建设五件事,打造219个和美乡村示范村,让乡村更宜居、更有活力。七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确保全市62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过10万元。
今年,我们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均增长12%以上。
以工业倍增推动产业倍增就业倍增
问:全省“新春第一会”提出,要大力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天门如何发挥优势做强工业?
答:我们将全力激发“工业倍增七条意见”政策效应,盯住经济总量过千亿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倍增125工程”。通过推动存量倍增、增量倍增、总量倍增,带动产业倍增、就业倍增,把工业变成天门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一是构建产业体系。深度融入“51020”现代产业集群,着力构建“一主两新三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即做大做强纺织服装主导产业,突破性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绿色循环、农副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等支撑产业。二是支持企业发展。今年继续为50家重点企业量身制定政策,召开“一企一策”现场办公会,支持企业发展来真的、不搞空的,说到做到、不放空炮,让企业全面增强信心。三是提升园区能级。创建国家高新区,着力构建“一区三园多支点”工业发展格局。
推动资智回乡建设新时代侨乡
问:全省“新春第一会”提出,支点建设要认清优势、厚植胜势。天门是内陆最大的侨乡,如何把内陆侨乡的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
答:天门有28万名华侨、华人旅居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天门将加快建设新时代侨乡,全力推动资智回乡,让海内外天门人的资金和智慧回归天门。重点开展“五个一”工作:一是开展一次全面普查,分类建立侨胞档案,完善天门侨胞资料库、科技项目库。二是发出一封邀请信,邀约天门侨胞回家乡、看家乡、建设家乡。三是举办一场推介会,借助“华创会”“侨商荆楚行”等,开展以侨招商工作,签约一批符合重点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四是营造一流环境,打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侨胞侨企来投资兴业。五是选树一批典型,选树奖励一批天门城市代言人,宣传一批侨胞资智回乡典型事迹,让更多在外侨民支持天门、回归天门、投资天门。
我们将聚焦支点建设,认真落实省委“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强担当、提能力、争一流,确保发展速度更快、效率更高、质量更优,奋力开创天门跨越赶超发展的新局面,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贡献天门力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田园 管根稳 姚涛 解炜 朱哲鋆 刘莉 黎梦莹 天门台 通讯员 熊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