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电视台报道(记者 马地)自2014年6月启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经过3年的时间,我市地名普查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去年6月,省普查办对我市和仙桃、钟祥三市进行了一次地名普查工作集中验收,我市以99.3分的成绩名列第一。成绩的背后,又有着那些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市地名普查办公室 工作人员 林佳 不能超过150个字,尽量把天门的东西反映到这些字里行间。
镜头前的小伙子叫林佳,是市地名普查办公室的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作人员。今天,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将搜集来的地名信息整理入库。
市地名普查办公室 工作人员 林佳 完成了全市地名普查登记表填写工作,总条数9400条。进行地名标准化处理,对131个有地无名的地理实体进行了命名,同时对12个不规范地名进行更名。我市地名标志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
除了林佳,在这间办公室里,还有一个老专家,他就是市地名普查专家组成员陈幼发。虽然年逾古稀,但他依然精神抖擞,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全市的地名普查工作。
市地名普查专家组成员 陈幼发 我主要负责地名的搜集、编写、整理,同时包括正音正字。
陈幼发说,地名普查是一个繁琐、严肃的工作。特别是当碰到一些来历不明、沿革不详的地名时,他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就会大幅增加。
市地名普查专家组成员 陈幼发 查家谱,有的姓氏来历,有的需要查县志,还要采访一些老人,地名来历怎么来的。
除了文字记载,市地名普查办公室还和本台合作开设《地名的由来》栏目,对各乡镇和一些历史悠久的特色地名进行拍摄、采访。节目播出后,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市地名普查专家组成员 陈幼发 下去跑的时候还是比较辛苦,我们到汉江去拍的时候,当时天气很热,摄影的记者和我们一起下去都是冒着酷暑去的,汗流浃背。
据了解,今年,市地名普查办将全面完成好后续工作和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