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市:强化运行监测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发展

2017年全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82.3亿元,同比增长6.7%。工业增值税28213万元,同比增长38.6%;工业用电量5.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6%。

(一)强化运行监测,确保平稳增长

一是进一步完善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调度网络系统,加强与重点企业的联系和沟通。二是按照市政府的具体要求拟定了工业生产年度计划目标任务。确定60个重点增长点进行重点监控、督导。三是及时掌握和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的影响,继续加强对四大产业、重点企业及主要产品的监测和预警,密切掌握工业经济发展态势。四是继续抓好“开门红”、“过半”、“过七五”等关键节点企业生产情况的调度,确保工业经济安全平稳运行。五是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制度,每月认真总结工业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下阶段的重点工作。六是做好要素保障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做好了县域调度资金的安排下拨工作。狠抓企业融资、土地、水电气等要素保障工作,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二)强化技改扩规,推进转型升级

全市共实施技术改造企业74家,计划总投资96亿元;今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82.43亿元,同比增长86.6%。列入湖北省工业和技术改造投资导向计划项目库58个,计划总投资141.94亿元。全市30个重点技改扩规项目计划总投资53.08亿元,今年完成技改投资35亿元;有20个项目投产,7个项目在建,3个项目正在做前期工作。

(三)强化招商引资,培植工业增量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全力以赴抓招商,签约项目和实际到位资金取得明显突破。全年招商引资协议项目196个,同比增长52%;实际到位资金184亿元,同比增长21.3%。徐工集团、芯创半导体、建研测控、宇电新能源、天地人环保、谦诚桩工等一批中国500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新能源、新材料企业签约落地。在天门首届华侨大会和第三届楚商大会天商峰会上,共有95个项目现场签约,计划总投资438.3亿元。

(四)强化精准施策,盘活困难企业

通过建立重点困难企业工作台帐和联动督办机制,因企施策,采取兼并重组、转股经营回购,稳定退出等方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困难企业盘活,全市已有10多家困难企业盘活取得明显进展。

(五)强化两化融合,建设智慧城市

自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智慧天门”项目采取PPP模式进行建设以来,按照PPP项目流程,已完成顶层设计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两评一方案”的编制及专家评审工作。天门市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营PPP项目已录入湖北省财政厅PPP项目库。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达到了22家。

(六)强化协调服务,合力排忧解难

全市74个部门围绕“百日亲商”活动主题和工作要求,采取大员上阵抓“亲商”、深入对接解难题、典型示范抓带动、强化督导抓推进的做法,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共收集到20个大类共计270多个问题,主要涉及融资、用工、用电、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协调解决220多个,正在协调解决30多个,还有20多个将于近期召开协调会予以解决。先后12次召开专题协调会,召集相关帮扶部门、问题涉及部门和乡镇、反映问题企业共同参加,集中研究,明确责任部门,限期解决。

(七)强化履职尽责,提升督查实效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部署,牢固树立主动担当、竞进有为意识,以服务经济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抓手,全面深入推进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努力塑造干净、忠诚、担当的良好形象。我委在8个被全面督查部门及其系统中居第2名,被评为优秀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