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记者走基层 明庙村:小炒米“炒出”大产业


天门电视台报道(记者 熊旋)九真镇明庙村是我省响当当的“炒米村”,全村炒米专业户就有一百多家,炒米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该村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做大做强炒米产业,村里成立了陆谷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组织生产和产品销售。如今,明庙村的乡亲们每年炒米就炒出了几千万元的效益,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

明庙村因为家家户户炒炒米而出名,每年从九月到次年四月是村民最忙碌的时候。2016年,明庙村的炒米企业——天门市陆谷香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几位负责人也都是常年跟炒米打交道的乡亲,村企的成立,给炒米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明庙村党支部书记程进安指着一户乡亲门前生锈的大铁锅,告诉记者,以前大伙儿都是用这样的铁锅人工炒米。

九真镇明庙村党支部书记 程进安 这个铁锅在过去没有机械的情况下,是用劳力在进行操作 两个人炒一天只能炒600斤左右

如今,明庙村从事炒米的一百多户乡亲,全部使用了炒米机,半自动化的操作,省工省时。而第一台炒米机,正是村里的炒米企业率先引进的。

天门市陆谷香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 费彩军 跟人工比效率倍增 在5倍至6倍,手工一个人一天只能炒300-400斤,现在用这个机械能炒4000斤。

在村民邹丽蓉的炒米作坊里,他和丈夫正在忙活,有了炒米机的给力作业,不仅人轻松了不少,效益和质量也有了很大提升。

九真镇明庙村 村民 邹丽蓉 (一年能炒)八万斤至十万斤把,这个产量在村里是最高的吗?还有比我家的更高,中等水平的 。 炒炒米跟出去打工哪个更强一些?

这个更好一些,这比打工更可靠, 炒出来至少不愁销。

作为村里发展炒米产业的领头羊,公司还带动了当地的糯稻种植,与村民签订糯稻供销合同,以每斤高于市场价5毛钱的价格进行收购。将田里的糯稻统一回收,加工成糯米之后,村里有炒米手艺的乡亲,根据自家的生产能力,直接从企业购买糯米,进行炒米加工,生产的成品、半成品也能直接卖给企业,不仅品质有了保证,后期的销售也完全不成问题。

这两年,明庙村的炒米名气越来越大,市场供不应求,企业发展的糯稻种植基地,范围也越来越广。

九真镇明庙村 党支部书记 程进安 辐射到周边近十个村在种植优质糯稻, 面积已经辐射到1万多亩了。

据明庙村炒米企业负责人费彩军介绍,2017年企业的销售超过了40万斤,预计今年还会有大突破,在销售渠道方面,网上电商平台和大批量的散装销售,分别占到了四成和六成。后期,村里计划着重打造炒米品牌,争取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