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管理,是百姓的认可

“五城同创”既是携手共进,又是对每一座城市的更大考验。如何使日常工作更加深化,让行动落到实处,让百姓享到成果?天门市城管局通过认真落实天门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各项要求,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落实“两个责任”,深化城管体制改革,践行绿色发展,推行深度保洁,提升市容环境,不仅保质保量完成了工作任务,更让城管工作深入民心。

四个深化,“隔心墙”没了

古人云:谋定而后动,方能无往而不利。党员作风是内核,是工作者的精神源泉,也是最需要谋定的。据了解,天门城管深化压力传导,通过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主体责任向基层延伸、督促党组班子严格履职,推进了“两个责任”全面落实。深化作风建设,防止“四风”变异反弹。重点对公务接待、会议费、差旅费等进行监督审计,严肃查处公款送礼、宴请、公车私用等行为。深化纪律审查,准确运用执纪问责“四种形态”。组织开展“三谈两述”和“五必谈”活动,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管理,严肃查处违纪案件。

我局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让干部作风发生新变化。专题活动推动,积极开展“三会一课”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践行“两学一做”纳入党员责任清单,干部带头学习讨论,带头讲党课。同时,深入辖区街道、社区,了解基层和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把“两学一做”与全省“强转树”专项行动相结合,推行721工作法,让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拆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隔心墙”。

执法给力,绿色管理见成效

优质的思想,更需要优质的执行者。按照湖北省住建厅(鄂建文[2017]4号)文件精神,开展城管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我局全体执法人员开展一个月的军事科目、政治理论与专业知识的队伍轮训。同时在全系统开展了“三抓三促”活动,让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并加快推进城管执法改革,对职责职能的匡定、机构的组建、行政处罚权的分步集中行使、城市的治理进行详细设计。

执法者给力,也让绿色管理取得新成效。我局突击治理城市乱象,累计规范流动摊点6011处次,规范伸店、占道经营1320处次,规范车辆停放890辆次,强制拆除陈旧、破损的大中型广告牌2200余块,半年查处渣土运输污染道路20余例,确保城区市容整洁、规范。其中针对疆族流动商贩问题,我局先进行调查摸底,宣传政策及城市管理法规条例,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对少数民族占道经营者进行了安置,设立新疆籍经商户特色便民经营点,规范了新疆商贩经营。

规范执法方面,更利用了智能信息化平台。除执法人员每天早、晚进行常态化巡查外,用智能化软件对管辖范围进行全面细化,实现了“局→分局→网格员”的立体监管,同时采取分组包片的方式,将执法人员挂村驻点,明确职责,建成监督网格。并实行工作轮班制,巡查无死角。2017年以来,共计拆除违法建设277处,面积1.9853万平方米。

为深入推进我市“五城同创”,天门城警联动,开展了百日城区市容环境和交通秩序整治活动。整治重点部位以中心城区“六纵六横”为主。城区交通路口每天规劝教育闯红灯1500人次,规范人行道上机动车1290辆次,有序摆放非机动车1415辆次,实现了城区经营、车辆停放、交通行车秩序明显好转,市民文明意识明显提高。

创新方式,全市一条心

“工作要深化落实,就必须改变现有方式,在学习中提升。”天门城管局持续开展的“学习中卫经验、洁净城市环境”活动,确定了陆羽大道等10条街道为深度保洁试点示范路,投入1000多万元添置机械化洗扫设备,实施机械化清扫+人工保洁模式,多车种协同作业,达到高标准、全覆盖,实现了环卫清扫保洁由粗放式向精细化作业的转变。社区环卫方面全市一条边,实行管理属地、机械清运、城管考核的管理模式。每月组织对社区环卫工作进行考核,每季度通报一次发至“两办一园”,良性循环下社区环卫监管与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农村环境治理更是实现了全域覆盖。工作人员讲道:一是坚持市场化导向,以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由桑德公司实行市场化外包服务;二是加大投入力度,累计投入1.3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了807个行政村的全覆盖目标,提升了运行效率。三是保洁扩面提质。引入BOT模式保洁乡村主干道,投入300万元由家和物业负责农村7条乡村主干道的保洁管理,保洁里程由72公里扩展到143公里。

夯实基础,全市一盘棋。今年,天门市城管局改进少数区域和重大节假日运力不足的问题。科学选址,建设5座具备压缩和转运能力的车厢可卸式中转站,突出解决转运不及时和垃圾滞运问题。并初步建立农村生活垃圾应急响应机制与运输机制,确保在面临突发性灾害时能够迅速启动。

科学监管,全市一把尺。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点穴式”督查机制。每周汇总分析村庄垃圾清运量数据,精准确定人均垃圾量异常偏低的村庄,开展“点穴式”精准督查。今年重点督查乡镇8个、村庄143个,整改问题2900多个。并利用水印相机的定时定位功能实行“痕迹管理”,开展拉网式全覆盖巡查,乡镇专班履职呈现出了创先争优的工作态势。建立垃圾运输和处理监控平台。通过安装乡镇中转站和填埋场视频监控设备,整合两家外包公司垃圾运输车辆GPS信号,构建农村生活垃圾运输和处理数字化信息平台。

在这一系列的体系建设下,我市形成了顶层设计科学、体系运行高效,点、线、面监管到位的统筹治理“天门经验”。两年来,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已经走向稳步运行,8月份顺利通过了湖北省十部门的检查验收。

创卫创文,借力提实力

广场大屏上华侨大会的宣传随处可见,“中国-天门”侨乡城市巨变之美及天门宜居、宜业、文明、开放的形象也渐渐深入百姓心中。而这也激励着天门城管精益求精地加强环境管养,大力推进创文创卫。

我市为华侨大会和广场文化月活动翻新休闲凉亭3座,维修休闲栈道180米。并投入7000多元,为城区各公厕更换设施,购买卫生球、拖把等清洁工具,创造了良好的如厕环境。华创会期间,700余名环卫工人取消轮班,全员上岗。延长冲洗车、洒水车、扫地车作业时间,实行全天候不间断洒水压尘,清扫保洁不间断。

创文创卫更是不遗余力。投入1200万元购置21台高压清洗车、小型洗扫车和洒水车,20台电动垃圾收集车。按照创卫标准,对城区中转站、环卫设施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添置喷淋设备,对城区主干道及临街单位对外开放的120座公厕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完善,更换蹬便器、冲水箱35处次,清洗公厕墙面3600平方米。配置灭蚊剂和空气清洗剂400余瓶,更换公厕门帘近200余平方米,更换公厕指示牌和标识,提升了城区公厕的档次。天门市陆羽广场公厕和东风干渠游园公厕获得2016年“全国最美公厕奖”。

同时,按照科学调度、分时管理、四季调整的工作模式,细化53条城市道路5489盏路灯照明和183处楼体亮化管理,投入68万元更换了路灯亮化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城市路灯节能及亮化的智能管理。

今年,依托数字城管平台,强化案件办理质量,实现了数字城管案件的“一降一升”,即把数字城管发现的问题数量降下来,把案件办理的质量升上去。2017年1至8月数字城管监督员巡查上报城市管理问题10633个、城管公众微信举报问题162个、视频上报44个,立案处理11002个,已结案10163个,结案率达92.37%。

在提升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在驻村入户慰问走访,扶贫帮困,也能深切感受到环境问题,着手改善。据悉,我市每月深入扶贫村扶贫户,投入近4万元为150户扶贫对象每户送米油。投资改造路桥,如庄湾村修建节制闸3个、桥11座、灌渠整理完成1599米;埋涵管250处,水泥路4公里。天门城管工作人员说,“我们是城市的管理者,更是城市的服务员,最高兴的是百姓看到城市日益整洁、有序,认可我们的工作”。城管是职责,也是信念,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