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有家“良心合作社”

秋收时节,持续阴雨天气致大片中稻倒伏,不能及时收割。眼巴巴看着大好收成就要泡汤,农民急得直抹眼泪。

在天门市净潭乡,有一家农机合作社灾年不忘初心,连日来帮助农户雨中抢收,被周边群众称为“良心合作社”。

它就是天门志鹏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是天门市第一家农机合作社,目前拥有社员156人。

13日一早,记者专程前往净潭乡探访。

受灾时候更要牢记初心

上午10时,见到理事长张志鹏时,他正站在一台联合收割机边忙碌。

“割倒伏稻最容易坏车子,特别是磨损皮带。一根进口皮带三四百元,一换就是3根,得一千多元。”双手是泥的张志鹏无奈地说,“站着的稻谷,60块钱一亩,倒伏的,我们一般加点油钱。在没下雨之前,我们割倒伏稻基本上在80至90元钱一亩,下雨后,作物潮湿,油耗大,也就调到100元,人工、机械维修费都没算。不能算这个,一算这,农民承受不了。”

“外地收割机,一般每亩要收200到300元。按你们的价格,合作社不是要亏本?”记者问。

“到啥时候也不能忘了成立合作社的初心。不能只往钱看,淡漠人情,要对得起老百姓的信任。”张志鹏说,“灾情严重,乡亲们的心在滴血,合作社不能做这种伤疤上撒盐的事。今年亏一点,明年年景好了,还可以赚回来。”

净潭乡政府干部介绍,志鹏合作社成立十年来,仅根据燃料价格的上涨,调整过3次价格。不管是社员还是非社员,合作社一视同仁。长期以来,合作社还对村里的低保户、五保户义务免费服务。

给乡亲们提供最好的服务

天门市农机干部张军说,在江汉平原,志鹏合作社有良好的口碑,除了价格公道,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讲质量。

“我要求机手首先把好质量关。没质量,就没市场。”张志鹏说,“今年割倒伏稻,合作社要求机手割半斗谷就得下来检查筛子,看草里夹不夹谷,发现情况及时处理,避免收割机漏粮。”

志鹏合作社原来有26台收割机,今年为了抢收,又新增了12台,收割机手们全天候为农民服务。“正常年景,一个机手一天可以割五六十亩地。今年田里湿,车子陷进去走不动,站谷只能割二三十亩地,倒伏的只能割三亩地。”

细微之处见真情。说起志鹏合作社,净潭乡文家台村4组73岁的黄先枝连声称赞:“合作社的师傅干活仔细的很!我家田里竖着两根电线杆,杆子中间的谷子不好收,师傅硬是用镰刀把那小块谷割下来放到车里脱干净。”

把乡亲们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文家台村,记者看到一块只割了三分之一的倒伏稻田。村民文家武说:“这是少红家的田,他忙着帮别人去了。”

少红叫文少红,文家台村支部书记,也是志鹏合作社副理事长。村民们不喊他书记,都亲切地直呼名字。

74岁的低保户文树义视力残疾。提到收稻的事,老人家眼里含泪:“少红这伢总是惦记着我们这些老弱病残的村民,顾不上自家却帮我们抢收。”10日晚11时,刚从别处收割完的文少红开着收割机赶到文树义田里,忙到第二天凌晨,风太大,不便操作,停止作业。早上6时,文少红开着收割机又来了。

74岁的文楚林和老伴在家,孩子们都在外务工。文少红心里念着这对留守老人,趁着7日无雨,中午开始帮老人收割,中途因为土地太湿,稻谷倒伏严重,收割机出现故障,又顶着寒风,在田里维修好,直到第二天凌晨3时割完。

“考虑到我俩年纪大,搬不动,少红一直把稻谷送到我家门口。”文楚林说。

合作社机手张国华、张为华兄弟俩是净潭乡华福村人,带机带田入社。因为要在外面帮老百姓抢收,自家200亩田只割了一半。

志鹏合作社流转的7000多亩田全部受灾,不耽搁乡亲们抢收,合作社只有花钱请外地收割机。

记者感言

秋雨绵绵,行走江汉平原,随处可见倒伏的水稻。志鹏合作社的良心作为如一缕暖阳,令人倍感温暖。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志鹏合作社饮水思源,致富不忘乡亲,灾难面前,该出手时就出手,能帮一把是一把。宜将风物长放眼,有了好的口碑,有了好的信誉,何愁来年没有钱赚?希望十个、百个、千个这样的合作社勇敢地站出来,关键时刻帮农民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