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各地各部门有序应对 打好汉江防汛攻坚战

张港镇处置一起溃口险情

  8日,张港镇沿滩坝毛岭闸突然出现溃口险情,该镇及时组织抢险,成功排除险情。

  当日上午10时,汉江张港段水位达到39.67米,位于毛岭村沿滩坝的毛岭闸突然出现5米溃口,威胁到堤内数千亩农田。巡堤人员发现后迅速上报,张港镇防汛指挥部立即赶赴一线,组织毛岭、高拐、罗万、梁滩等村的150余名干部群众参加抢险,其中有不少主动前来的农村妇女、退伍军人、高校学生等,令人感动的是,定于当晚9点返回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在读博士生、梁滩村人梁全,一直奋战在抢险现场。

  取土、装袋、运土、封堵……在众人合力攻坚下,一袋袋土方被快速填埋到水中。截至当日14时,经过3500余袋土方回填,3台套机械铺土碾轧,事发处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并成功合龙复坝。

  

  李家洲管涌险情得到及时科学处置  

  7日下午3时许,位于汉江多宝段265+220、垂直距离离堤脚130米处,李家洲出现管涌险情,多宝镇防汛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截至8日下午5时,险情基本得到控制。

  7日下午,李家洲现场值守人员发现管涌险情后,第一时间迅速报告,很快,来自防汛抢险的各路人员集结,他们中有官兵、有多宝镇防汛抢险突击队和附近老百姓共80余人,现场投入机械3台套。在水管站、多宝汉江堤防管理站技术人员等的指导下,先进行管涌口除杂,然后用蛇皮袋装土打围井(围井直径约4米,高度1米),采用3级反滤,让管涌口出清水,并时时现场观察险情情况,达到了预期效果。

  

  舟桥团官兵紧急救援 1200余名群众安全转移

  8日上午10时,中部战区陆军某预备役舟桥团官兵经过72小时的紧急救援,多宝、岳口、麻洋等乡镇外滩被洪水围困的1200余名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

  6日9时10分,中部战区陆军某预备役舟桥团接到救援命令:受汉江上游强降雨及丹江口水库泄洪影响,多宝、岳口、麻洋等乡镇外滩发生洪涝灾害,1200余名群众被洪水围困。该团紧急召回节日轮休人员,由20名现役官兵带领驻地100名抗洪抢险应急分队人员,出动车辆20余台次,携带冲锋舟8艘、操舟机10部以及救生衣等救援器材,迅速赶往灾区展开救援。

  截至8日上午10时,该团已出动冲锋舟100余艘次,转移受困群众1000余名,转运群众各类物资5吨。

  

  临时的家 温暖的家

——新滩安置点群众生活见闻 

  “请大家先领取方便碗筷,排队来打饭菜。”8日12时许,在多宝镇新滩村防汛救灾临时安置点,只见转移出来的村民们扶老携幼,逐一领取餐具,秩序井然地来吃中餐。

  “早餐有馒头、豆浆、油条;现在中饭有肉蒸芋头、土豆片,还有猪肉炖豆腐大白菜,都是我爱吃的……”新滩村3组61岁的冯和平说。“因为涨水,我们不得不暂时搬离出来,但有政府周到的照顾,我们心里很踏实!”新滩村1组74岁的杨生年说,“这都得感谢党和政府,及时转运我们出来,让我们吃得饱,穿得暖,不用为受洪灾而发愁。”

  在他们身后,部分已打到饭菜的村民,或在草地蹲着吃,或坐在救灾帐篷里吃,或搁在小板凳上吃……虽然没有现成的桌椅,环境简陋,但现场秩序井然,镇村防守干部、医疗、安保服务人员也和他们同吃同住。

  防汛救灾临时安置点设在汉江多宝新滩段的大堤上,已经搭建好的10个蓝色帐篷格外引人注目。截至8日14时,多宝镇新滩村已转移群众400多人,设置临时安置点1个,除去部分群众投亲靠友、分散安置,近百人在安置点生活。

  新滩村2组女村民聂丙香今年73岁,老伴去世,儿子在外务工,是一名留守老人。一提起转移安置的事,老人热泪盈眶:“孩子在外面,眼下我无依无靠,多亏了镇防汛抢险人员一路搀扶着我到安置点,感谢他们!”她身后的帐篷里,临时生活用品已备齐。

  蒋湖党员群众坚守干堤全力防汛抗洪

  6日下午,市防汛指挥部召开紧急会议后,蒋湖农场防汛指挥部迅速召开防汛作战会议,启动汉江干堤防汛预警机制,百余党员群众昼夜坚守汉江干堤全力防汛抗洪。

  该农场民兵预备役20余人、党员50余人、职工群众30余人组建了抗洪抢险突击队奔赴抗洪一线。按照部署的巡查堤段,定点定人进行全天候、全方位不间断值守巡查,严防死守,确保汉江干堤万无一失。

  在国家二类险情巴家潭,蒋湖农场防汛指挥部部署3个专班,由机关干部带队进行24小时值守。在蒋湖防汛堤防范围外,由农场党委班子成员带队进行彻夜巡查,在距堤内600米外发现的多处疑似险情,已及时按照险情正常处理流程,进行开沟导渗,排除险情并插上险情标记,督导专人进行24小时看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