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电视台报道(记者 马地 万穗 汪永昌)当家乡的医院只剩一栋空楼时,他放弃在外行医的丰厚收入,毅然决然的选择回乡,重建医院;当万家灯火,别人都已入睡时,他依然选择秉烛夜读,悉心专研业务知识;他时刻提醒自己,不断提升自我,投入到平凡而伟大的医疗事业中,他就是多祥卫生院院长刘振林。
在多祥镇,群众有点小毛病都会在镇里的医院就诊。因为这里设备齐全,医护人员和病人之间关系也非常融洽。
市民 要去天门,一走就要走个把小时,现在要到家门口看病,一来就可以看,有什么问题,马上就可以解决了。
然而,二十多年前,因为医疗体制不健全,大批乡镇卫生院经营陷入困境,多祥卫生院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在外地行医的刘振林听到家乡群众谈起就医难的事,心头就隐隐作痛。2009年,刘振林放弃在外行医的高收入,回到多祥镇。
多祥卫生院副院长 付百承 他带着院里老职工,自筹资金50余万,恢复了多祥卫生院的公共卫生及医疗服务。
在刘振林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医院的重建工作中。有了良好的医疗环境,刘振林又将目光锁定在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上,他多次组织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提升医院职工的整体业务水平。
多祥卫生院护士长 肖佳 经常督促我组织护士学习业务,并及时反馈意见给他。
“医者父母心”,是同事们对刘振林的评价,视病人如亲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刘振林说,病人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真心实意的沟通和关爱。
如果说哪一个行业没有淡季,那么一定是像刘振林这样的基层医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一天都是旺季。作为全科医生,刘振林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在医院外,他走村入户,宣传普及医疗卫生知识,疾病预防、慢性病体检等,这些都成了他的日常工作。
多祥卫生院院长 刘振林 要为老百姓服好务,使多祥卫生院能够更好的发展,让老百姓能够就近就医,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