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电视台报道(记者 张叶娟 何江) 在历史悠久的皂市古镇,有这样一座大桥,她历尽风雨沧桑,依然巍然挺立,成为皂市一道美丽的风景。今天的《讲述天门故事--地名的由来》专栏为您讲述皂市“万寿大桥”地名的由来。
万寿大桥,又称西大桥。横跨长汀河。距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据说明末清初时期,有一位章姓寡妇见行人、车辆渡过长汀河极为不便,萌发了建桥的念头。
皂市地名普查员 黄宏禧 这位章姓妇人就萌发了建桥造福后人的念头,于是由她带头捐资,动员邻里集资,修建了这座石拱大桥。
因为桥所处位置为万寿大院附近,这座石拱大桥就被称为“万寿大桥”。整座大桥布局合理,结构巧妙。桥面呈拱型。桥长62米、宽6.2米,高6.5米,桥下建有七个泄洪孔,中间三个,桥孔上中部各雕有1个龙头,造型惟妙惟肖。大桥两头各建有24级台阶,人们从这里拾级而下,或挑水、洗衣,或游泳嬉水,别有情趣。
万寿大桥,历尽沧桑,匠人妙作,仍然依稀可见。
皂市地名普查员 黄宏禧 原来如果泛舟长汀河上,经过万寿大桥,还会发现中间三个洞孔的正中下部桥均有一块磨得十分光滑的石头,据说这三块石头每一块都是一幅《八卦图》,传说这三块石头分别由鲁班弟子嵌上去,还说如果抽掉这三块石头,整座大桥马上倒塌。
如果仔细观察,还会惊奇地发现,桥下石头上刻有戏剧人物绘画,形象逼真。
皂市文化馆 韩卫兵 这一雄伟建筑和优美艺术创造,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新中国建立后,各届政府注重保护文物,曾数次拨款对万寿大桥进行修缮,现在她以崭新的雄姿展现在人们面前,成为皂市一道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