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区东南部,天门河南岸,有一个乡镇叫小板,这个镇地名中的“板”字与“木板”有关吗?这个镇传承下来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追回您儿时的记忆吗?今天的讲述天门故事《地名的由来》,为您讲述小板的由来和流传下来的故事。
记者 陈相钰 以地名发掘历史 以故事传承文化 天门河发源于大洪山脉 是长江流域一支古老的河流 天门河流经小板 也就是这条河流 孕育了小板地名的由来
据资料记载,在明朝时期,小板这个地方叫泰和镇。
小板镇退休干部 刘双 据记载 明朝初年 一些杨姓 江姓 吴姓等姓氏的人从江西省的泰和县迁入到天门河小板段两岸定居 住在南岸的移民以家乡的地名将此地命名为泰和镇
定居后,为了行走方便,人们在离泰河镇上下二三公里处的天门河上分别用木板架了两座木桥。
小板镇退休干部 刘双 木板桥架好后 人们将上游的木板桥称为小板桥 将下游的木板桥称为大板桥 当时小板桥附近经常有船只停泊 逐渐形成了一个港口 到了清朝雍正二年 当地的居民又陆续在港口的堤上建房 经商 形成了集镇 于是人们将这里称为“小板港”后来简称为“小板”
提起小板,人们印象最深的可能还有小板的糖塑。
市群艺馆副馆长 王子丹 小板糖塑很具代表性 中央电视台 湖北电视台等省级以上媒体在小板镇多次做过天门糖塑专题片 目前天门糖塑省级代表传承人主要居住在小板镇 他们的一手绝活远近闻名 其中他们的糖塑作品被编入全国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本等教材
如今的小板,镇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
小板镇党委书记 黄祥斌 近年来小板镇围绕产强镇 生态立镇 和谐兴镇的发展思路 小板镇对接天门主城区 着力建设生态宜居卫星镇 保持了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