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元节,俗称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同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中元节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合称“三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七月十五是秋后第一个月圆夜,此时暑热刚褪,金风正在霏微潜入,夜凉如水。
历史渊源
中元节,可以说是佛教、道教与世俗的融合。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祭,以及与之相关的祖灵崇拜。古时由于生产能力与认识水平有限,人们对于农事的丰收,常寄托于神灵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秋尝”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举行向祖先亡灵献祭的仪式,把时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后自己品尝这些劳动的果实,并祈祝来年的好收成。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秋尝祭祖的活动,先秦时代已有之,起先是天子诸侯的事,然后自上而下影响到民间。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
而“七月半”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中国民间的宗教信仰。道教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他们是天帝派驻人间的代表:天官为正月十五上元赐福,地官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则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
中元节的本义—祭祀
中元节,佛家所说的“盂兰盆节”,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地位一度“置顶”!
然而,我们对中元节的重视程度日渐衰落!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除、清、九)等三节,都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民间则多是在此节日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古人对于祭祀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朱子治家格言》讲,“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小编翻阅了天门著名文化学者范齐家老先生著的《茶圣故里话古今》,里面详细描述了“天门旧时的中元节”。
文中写道:旧时,到了七月十五这一天,天门城乡寺院、民户、沿襄河与县河码头,甚是热闹。戏园、戏楼、戏台,大都上演《目莲救母》这出戏。乡民们争相观看随水流飘荡的荷灯。
天门旧时民众是如何过中元节的呢?
范齐家说,民间俗称七月十五这一天开鬼门,历代祖先都要回来享受人间后人的祭礼。早、中、晚三餐,各家以肴馔果品供于桌案,谓之“接祖宗”。全家保持安静肃穆,然后鸣鞭、上香、鸣磬,由家中长者提壶向祖先“敬酒三杯”,以示慎终追远之意。
旧时入夜,在湖岸、河岸,或旷野处焚化包袱、纸箔及纸剪的衣帽、鞋袜之类。城乡各寺、观的僧尼道众诵经礼忏,在河、湖、港、汉处燃放荷灯,是时鼓乐之声不绝于耳,钟鸣达旦。
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要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我国在商周时期,就有“中元祭祖”的文献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封建迷信的做法已慢慢消亡,遗留下来的一些中元节礼仪已相对简化,更加科学和环保。
如今,我们在中元节缅怀先人、祭祀祖宗,更是为了传承孝道家风、追悼逝者、怀念亲情!重视中元节,摒除迷信环节,提倡传统孝道,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延伸阅读:
中元节的历史发展
1、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2、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元节远比“七夕”、“清明”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中元节俗的首要内容。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3、20世纪50年代,中元节依然热闹。但后被认为是宣扬封建迷信,逐渐边缘化。传统中元节都是商办官助,可到20世纪50年代末,大部分的商已被改造,无力承办,又无官助,自然销声匿迹。
4、60年代中期,北海公园还办了最后一次中元节,琼海中到处都是茄子做成的河灯,非常壮观。“文革”时期,除了清明节,所有的传统节日都被取缔,中元节也没能幸免。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传统节日逐步回归,但中元节却被冷落了。
5、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