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电视台报道(记者 刘帆 熊壮)彭市镇的罗家场,最早因水得名“白水湖”,之后改名“晾网洲”、“月池台”, 清光绪年间又取名为“罗家场”,简称“罗场”。经过多次更名的罗家场,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的讲述天门故事《地名的由来》专栏,为您讲述罗家场地名的由来。
罗家场地处我市南部,离彭市镇区4公里。很久以前,这里为大湖,白水一片,不见人烟,故名“白水湖”。不久湖中忽现一小洲,常有鹄、鹭、鹅、鸭歇息,得名“鹅鸭洲”。
明成化六年即公元1470年,宋代著名理学家罗仲素之远孙罗楚璧,率子、侄子自豫章(今江西)吉水(亦说泰和)转篷洞庭,溯汉水而上,来到 “白水湖”,捕鱼为生,又因常在鹅鸭洲上晾晒渔网,故改名“晾网洲”。相传,这里还流传着一段传奇的故事。
彭市镇罗场小学教师 罗昌庚 他们本来从江西启程的时候,是自己做的一个大木船,后来经过洞庭湖的时候遇到了一群湖盗,湖盗看到他们的船,觉得他们的船非常漂亮,肯定是官家或者是有势力的家庭,就把他们的船抢走了,抢走了就留下这只破船,他们只好乘坐这个破船来到了白水湖。来这里以后他们就以打鱼为生,几年以后,这个船就不能用了,不能用了,他们就把船拖起来修整一下,拖起来修整的时候,他们就出现了奇迹,船是夹底的,夹底的下面有几桶桐油,他们想,我们修船正好需要桐油,把桐油倒出来以后,它下面就是黄金条,一共有8桶。
就这样,罗氏等人因祸得福发了大财,于是他们打算建造一所富丽堂皇的房屋,由于 “晾网洲”形似一弯新月,罗氏等人便想到了唐时老祖宗罗公远掷杖让唐明皇游历月宫的故事,遂在小洲上仿“广寒宫”营造了新的房舍,屋宇金碧辉煌,巍峨壮观,犹如帝王宫阙。
后来,小洲屡次被湖水冲涮洗荡,传说中的“广寒宫”不复存在,继之而起的是罗氏后代子孙的百十户人家。清道光戊申年间,乡里名流据其传说,依其地形,将小洲美其名曰“月池台”,取代了“晾网洲”。
彭市镇罗场村党支部书记 罗功华 清朝道光年间,我们这里逐渐人丁兴旺,附近四、五里的乡民都在这里交易,形成了小集市,乡民们纷纷在集市上造房建店,光绪年间形成了街道,街上经商者以罗姓居多,他们开设了米庄、布庄、肉案,生意红火,所以将街道取名为 “罗家场”,简称“罗场”,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