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叶娟 陈立)在张港、多宝一带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张港人,礼行大,火烧六月走家家,进门喝碗焌米茶,油盐豌豆腌黄瓜,咸鸭蛋,酸腌菜,还有香喷喷的火烧粑。”焌米茶、火烧粑深受市民青睐,如今已经走出了天门,走进了武汉,走向了全国.《讲述天门故事》今天为您讲述张港焌米茶、火烧粑的由来。
据说:明朝正德年间,武宗正德皇帝荒淫无度,没有留下子嗣。自己感觉无力朝政,时日不多,于是急召各位王进京,商议立储传制大事。兴王朱厚熜远居湖北钟祥,距京师1000多里。
张港镇地名普查办主任 郭爱国 虽然距京师较远,但兴王朱厚熜遵照王府幕僚的计策,从民间寻找到一种既解渴,又饱腹的汤食,用锦盒装着,作为食物,日夜兼程,终于抢先抵达京师,最终继承大统,成为明世宗嘉靖皇帝。
这种助嘉靖皇帝成功登位的汤食,就是流传于张港镇一带的焌米茶。
张港镇纪委副书记 黄必海 据有关文献记载,清朝乾隆皇帝三下江南,渡汉水,经通政乡就是现在的张港,遇到刘家村老太太奉上“焌米茶”解饥,大加赞赏,并在刘家村题“刘春河”三字,以示纪念。
焌米茶的做法很有讲究:先用没沾过油的锅,把糙米翻炒而不要爆裂,炒到黄褐色为止盛起,同时在锅内放水煮开后,放进淘洗干净炒过的糙米,待米快被煮开花时停火,原封不动放五分钟,即可食用。
焌米茶不仅清凉解署,解渴解饥,据有关专家研究,焌米茶还具有生津解渴、健脾利尿、去脂祛风、益寿延年的功效。
在张港还有一种湖北特色小吃,可以说,凡是有张港人工作生活的地方,都少不了它,这就是张港火烧粑了。张港火烧粑其形如圆盘盛豆,饱满圆润;其色如稻菽翻浪,丰厚凝重;其香如宝鼎焚麝,悠久浓郁;其味如渴者饮浆,醇香绵长。据说张港火烧粑起源于元末明初,朱元璋带兵打天下时,以火烧粑作为行军干粮。
张港火烧粑的传统制作颇具特色:先将老面用清水泡开发酵,再将发好的老面拌入面粉中,加适量清水调匀,然后用棉被盖住,保温发酵,待面团出现珍珠网状气眼,即制作成大小一致的饼状半成品,粘上芝麻,放入铁锅将两面干炕,至表面形成淡黄色硬壳,再放在灶膛内,用草木灰火的余热将它盖住焐熟。这样制作出来的火烧粑,色香味具佳,也便于储藏。
张港火烧粑传统制作人 吴光泗 为了让火烧粑进入市场,我们张港人改进制作工艺,用凹锅炕制,进行批量生产。目前上市的火烧粑清爽、卫生,其色香味更优于传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