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农作物高温热害?专家来支招

7月12号以来,我市出现连续的晴热高温天气,且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我市常年高温干旱天气。据市气象部门预报,未来数天将出现持续高温天气。为做好在田农作物高温热害防范工作,全力争取秋粮获得好收成,市农业专家对农作物高温热害防范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高温天气对水稻孕穗抽穗、棉花开花结铃、玉米授粉、大豆结荚等易造成热害。农业专家建议:中稻一是要根据长势因地制宜抓好抗旱灌水,田间灌深水保持6~10厘米水层,有条件的地方可日灌夜排,以降温增湿;二是要抓好叶面喷肥,用磷酸二氢钾或尿素加水进行叶面喷施。三是施好粒肥,以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四是要抓好病虫害防控,重点是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提倡药肥混喷,将药剂与叶面肥调配到一起进行喷施,减少用工,减轻劳动强度。

再生稻。在头季收割前7~10天施好促芽肥,每亩用10公斤尿素和5-6公斤钾肥,一次追施,促进早生芽、长壮芽、多成穗。

晚稻。对即将移栽的秧苗,做到“带肥带药”下田,移栽后及时追施分蘖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争取更多有效分蘖,搭好丰产架子。

棉花。要及时追施补施花铃肥,有条件的地方可引水沟灌。对前期蕾铃脱落较重或严重迟发的棉田推迟打顶时间到8月15日,同时加强棉花红蜘蛛、斜纹夜蛾、棉铃虫的防治。

玉米。对受旱地块实施厢沟浇水,每亩追施尿素3~5公斤。有条件的地方采取喷灌方式,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温度,谨防“晒花”。重点防治纹枯病、瘤黑粉病、玉米螟、锈病等病虫害。

大豆。一是有灌溉条件的田块,应尽快抽水灌溉,最好采取滴灌的方式,尽量避免中午高温下的大水漫灌;二是用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增湿、保叶、补肥,增强植株耐高温能力,减轻高温热害;三是做好病虫害防控。

中稻高温热害补救措施。对已受高温热害危害的中稻,要切实加强后期的田间管理,切忌断水过早。中稻结实率在20%以下,预计产量不足150公斤的,可及早割蔸蓄留再生稻,时限要把握在8月15日前。造成死苗绝收田块,要及时改种生育期短的粮食作物或蔬菜,力争抢季节,保面积,种满种足,多种多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