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至18日,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隆重举行,天门糖塑在其中大放异彩。
糖塑,以麦芽糖为原料,将糖加热,使其变软,由艺人通过吹、拉、搓、扯、捏、压、剪等技艺,塑制成各种飞禽走兽,器物用具,人物故事,神话传说等。“已有1400多年历史,在全国独具风格、自成一体,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天门糖塑传承人的现场表演引起观众浓厚兴趣
天门糖塑新秀全神贯注参加比赛
随着悠远时光塑造和沉淀出的天门糖塑,曾经如缕缕霞光照亮了这方乡土,养育了无数家庭。而今天,这项靠民众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技艺,正在时代的冲击下急剧衰微。
2006年和2008年,天门糖塑先后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站在时间的纵轴上,天门探寻糖塑保护和传承的脚步,从未停止。
“成都主办方今天专门打电话过来致谢,说天门糖塑为这次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增色不少。”6月28日,市群艺馆副馆长王子丹高兴地说。
从成都载誉归来,再次相聚一堂的肖丙生、杨绍新、程孝成等几位糖塑传承人依然兴致勃勃,不时交流起看到的其他糖艺作品。
“天门糖塑在外交流表演,都特别受欢迎。”王子丹介绍,“在成都,糖塑展台前围观的人一直都是里三层外三层,像程师傅,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饭都来不及吃一口,就在不停做糖人。”
“我那天一上午就卖了500多块钱,游客都抢着要《金鸡鸣晓》。”程孝成接过话茬,今年73岁的他第一次参加这种外出交流,“特别有成就感。”
81岁的杨韶新说:“捏糖人的时候,有个小朋友见了非常想学,我教他做了一把大刀和一只鸟,小朋友做完还一直恋恋不舍。”
让杨韶新欣慰的,还有子女对糖塑态度的改变。“孩子们都在一线城市工作,觉得我年纪大了不应该再折腾,反对我做糖塑,此前我在家里还要把做糖塑的担子藏起来,现在不反对了,听说我去成都参加活动,儿子特意打电话问候,都觉得很光荣。”
求作品的、求拜师的……在成都,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老师傅们高兴的同时,也在忧虑,“现在天门没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学,糖塑会渐渐成为记忆吗?”
“我们都很愿意收徒弟。”程孝成说,他现在还坚守着,凭的就是一股对糖塑技艺的热爱,“非常想把它发扬光大。”
在程孝成看来,糖塑要融入现代生活,才会更有生命力。为此,他一直在琢磨改进创新,比如,糖塑艺人以前都是用锯末加热来化糖,程孝成改为用电饭煲,这样就更加干净卫生。他还创新糖人的造型,给金鸡加上鸡冠、翅膀、尾巴等,变抽象为形象,栩栩如生的动物让顾客更加爱不释手。
81岁的肖丙生曾经参加过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的糖塑专题片拍摄,多次参加文化部门组织的对外交流活动。他说:“年轻人都觉得做糖塑没有打工挣钱多,所以不愿学,甚至不愿尝试,因此政府的重视和引导也极为重要。”
肖丙生最自豪的,是让儿子肖木平传承了他的衣钵。“记得是在他15岁左右,学业无法继续,有一天我对他说,‘我打算出门做生意,你学不学手艺?’儿子就跟着去了,或许是从小耳濡目染,三天时间,他就能做出一些简单的小玩意,卖的还超过了我。”
2010年以来,肖木平作为青年一代的糖塑传承人,多次参与省级以上重大对外交流活动,如省文化厅主办的武汉新春庙会、文化部主办的北京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俗文化展示周、赴美参加“2014年美国北加州旧金山湾区璀璨中华民俗文化节暨中华夏令营”活动等,让天门糖塑走出湖北走出国门,产生了较大影响。
不过,肖木平现在不像父辈那样靠卖糖人谋生。“只是有活动我才会去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糖塑,还是希望能有新一代的接班人,不要让这门手艺落下。”他说。
省级非遗传承人、85岁高龄的罗照英分析:“糖塑传承的难处应该有三点,首先是季节,每年只有天气较冷的几个月能够做糖人,不易保存;其次是作品内容和表现形式仍停留在旧时代,与现代存在文化隔阂;最后,糖塑艺人的收入对青年人缺乏吸引力。”
程孝成回忆:“以前村里做糖塑的有几十人,现在手艺基本都丢了,也有一些亲戚和村民跟着他学习,最后都没能坚持下去。”
搜集整理资料、寻找糖塑老艺人、开办培训班……我市从2005年起,连续12年开展“让甜蜜代代相传”天门糖塑传承保护行动,通过组织活动、开展传承和广泛宣传,《天门糖塑》在省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其民俗特性得到广泛关注。
每年安排5万元工作经费,专门用于天门糖塑的保护工作;每年拿出6000元,对老艺人进行传承补助奖励;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天门文化中心,在文化中心内设立天门糖塑传习厅,向社会开放。
老师傅们感慨:“正是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倾力支持,才有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年迈一级台阶的新局面 。”
“我能加入到糖塑传承人的队伍中来,离不开市群艺馆的积极寻访。”程孝成经常说。10多年来,市群艺馆工作人员深入到有糖塑艺人的80多个村组,反复访问民间艺人及其后人200多人次,先后建立了16名知名糖塑艺人的档案,确立了6名不同传承谱系的市级传承人和3名省级传承人,并通过传帮带,让有一定技艺的传承人保持在10人左右,采取“集中又散布”式布局,使我市东南西北均有糖塑传承活动。
2016年,市残联、市群艺馆、市特校联合举办了首届天门糖塑培训班,9名学员均为聋哑人,但他们学糖塑的兴致很高。
罗照英和杨韶新是最早到特校教学的师傅,一个月吃住在学校,与学员朝夕相处,虽然困难重重,但大家都为了学好技艺而努力。
“他们听不见,我们就连比带划,耐心演示,每个作品手把手教他们,教十遍八遍,一直到学会。”杨韶新说,“我现在也学会了一些基本手语。”
“这次去成都,陈家樊、周航、程成三名特校学员也跟着去了,表现很优秀。”罗照英因为腿脚不便,这次没有参加成都的交流活动,但三位徒弟圆满完成交流表演,让他也倍感自豪。
今年,糖塑培训班继续,程孝成也加入到了老师的队伍。
“缺少年轻传承人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在特校开展培训活动,是希望留下一个火种,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王子丹说。
2009年,我市在糖塑艺人较集中的小板镇建立了传承基地,为培养糖塑传承人提供了学习场所。
2011年起,市群艺馆鼓励糖塑艺人参加国家和省级文化部门组织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扩大影响力,还集中各地艺人为抢救性记录作资料,拍摄了230多个糖塑作品,整理文字档案近5万字,图片2700多张,视频等电子档案630G,初步建立了天门糖塑数据库。2015年,《天门糖塑》被列入全国非遗数字化保护试点和省非遗出版系列丛书。
近几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中央、省、市各级媒体都聚焦过天门糖塑,拍摄专题片、纪录片,研究考察等,扩大了天门糖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年轻人喜爱天门糖塑,为传承活动打基础。
“非遗不只是对历史遗存的抢救保护、对历史文化现象的挖掘整理与活态化传承,更应该作为一种资源状态进行保护与发展,让非遗资源融入当代人们生活、融入现代社会经济。”王子丹期待,“未来有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对天门糖塑进行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