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歪果仁真正“见到”中国之后...

当一个歪果仁,越过重重关卡得到签证,又飘洋过海十几小时来到中国,除了眼前异域风景,他究竟还看到了怎样与意识中截然不同的中国?

 

提及中国  必有中餐

 

 

有人将中餐对食品业的影响比作福特汽车对汽车工业的影响。

 

 

三餐之余,还有什么是能给那些谬想喂一粒药丸的呢?

 

基础建设哪家强?

 

 

 “保护视力,每天三次,真是你滴眼液”。来到中国后,我们的药丸成功喂这位小哥服下,还帮助他摘掉“眼镜”,老中医就是稳。

 

 

除了席卷全球,中国还能制造点别的

 

但是...

 

 

“中国制造”席卷全球,输出的产品因性价比高而备受青睐,但我们也不乏精品得到海内外的认可。

 

被提及最多的安全

 

 

 

(此时需要高亮和谐宝宝)

 

安全就像空气,它存在,你不一定有所留心,但当失去,你就不一定存在了。

世界平和的表面下暗流涌动,相比其他稳坐头条的国家,我们倍感感激,也幸运自己生在这样一个能保卫自己,还有余力支援他国的国家。 

 

路过的,他们

 

 

遥远的东方有一种舞,她的名字叫广场舞。这种活动似乎是中国独有,并且大妈们的气势也震彻海内外了。但这在国外曾不被理解,甚至与警方产生了一些摩擦。娱乐活动自然有两面性,不能说黑与白,为一种特色吧。切身体会中国的生活后,这种文化即便不能得到认同,也应得到理解。

 

 

竟然认为中国人不爱笑?

 

 

我不禁想露两手,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

 

常说中国人热情好客,现在倒不觉得是自吹自擂。确实,怎样的人都有,只不过这样的性格是千年中华文化沉淀下来的吧,而大多又恰好出现在了这里。

 

眺望一个国家的未来,就看看他们

 

 

曾有人告诉我“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我们确有这样的问题,但更多的,富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层出不穷,只要愿意深入了解,不论是歪果仁还是曾经对此有偏见的国人,都能发现一切早已不同。

 

他们是“家中宝”

 

 

相比欧美的老年社会福利,我们还有许多改善空间,但基于人口,我们也一直在努力。对于一个家来说,一纸制度敌不过亲人的陪伴。

 

她们是这个社会的维他命

 

 

我们可是要携手奔向幸福,奔向小康,奔向社会主义新天地的呀。

 

 

我们看待一个国家通过建筑、书籍、语言、服饰、音乐等等能具象记载文化的东西,往往忽视了那些本身就是文化的人或物。

 

当我们身边或者说生命中走过不少女人,要擦肩而过,也就过了。但在人群中多看那一眼,就会发现,她们身上留有一个家、一个地区、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烙印。特别是在这样一个性别话题非常敏感的时代,女性角色很大程度上刻画出一个国家在人们心中的模样。

 

含蓄、内敛,确实是东方美的表现,但要说她们“表里如一”,木兰听了会沉默,媚娘听了会流泪。古代中国女性佳话不少流芳至今,现代女性在自由公路上独立前行,从她们身上我们能看到钢筋水泥无法体现的日新月异。

 

无谓什么东西方的女人,差别只在国度间的文化而已。

 

外国人来到中国后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除了把照片里的东西又拍回成照片,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新”的中国——不是谁口中的,怎样的国家。比起那些让他们或惊喜或奇怪的风景,真正的了解才是看过。

 

他们每个人的旅行都不相同,有人是探险爱好者,有人是因为学业,还有人是因为想见见身边人口中或神秘或神圣的中国。而那些有所颠覆的所见所闻,更新着他们的意识,改变中国在世界意识中的形象。

 

 

就像看着一个人的眼睛,从中也能看到我们自己。从他们眼中,我们能看到那习以为常,却又不尽相同的生活。这些东西让我们更自信,让我们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