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中国棉花网记者到棉花之乡——湖北天门调研纺织企业经营状况,昔日的百里棉乡、千里棉海,如今已发展为棉花产业链群,储备棉为当地棉纺企业提供有力保障。据当地纺织企业的介绍,天门棉花总产量十多年超过百万担而被称为“棉花之乡”,过去天门是棉商扎堆的地方,如今的天门棉花资源日益趋少,该企业由原来的3个轧花厂调整为2个,加工量由以前的2万吨减少到目前的400-500吨。
棉花
该企业称,虽然天门棉花种植面积日益减少,但有棉乡之称的天门,为纺织企业铺开一条产业链,一系列加工:棉纺、布匹、服装产业应运而生。该企业已经从棉花收购、加工,到纺纱、织布,再到内销或出口,应市场而动,已建立全产业链模式。
如今该企业由原来的2个400型轧花厂,发展到纺织规模35万锭,织布机150台。开工率100%,产销率100%,生产质量上乘的60支高配普梳纱,产品供不应求,主销浙江、国外,布匹出口非洲,自2006年成立以来企业整体生产销售健康平稳。
如今国储棉已经成为当地纺织厂原料的主要后盾,去年该企业拍储量每月达到2000-2500吨。近期,由于国储棉轮出将近,企业将原本长期库存60天减少为40-50天,争取购买更多国储棉资源。同时希望今年棉花市场在储备棉轮出期间保持相对稳定,不希望价格起伏太大,利于企业健康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