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要说是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当然非央视春晚莫属。当你只知道吐槽春晚时,衡水中学文科721班同学竟总结出了一份春晚政治考点,走红朋友圈。
就在放寒假前,721班的孩子们就接到了班主任、政治老师张文博的叮嘱:“作为文科生,央视春晚是一定要看的,而且要看好,看出本质。”所以,在除夕当天,孩子们享受完自家美味的年夜饭后,就在电视机前等待春晚的开始。
春晚直播期间,班长和团委积极地在微信群里鼓励大家边看边想知识点,实时发到微信群里。
衡水中学学生总结出的春晚政治考点
班主任朋友圈截图
721全班在进行知识点汇总
从四大分会场开始,“民族团结”等考点就已经在微信群里相继“冒泡”,大家在自己参与的同时,能找到志同道合之人,还能被其他同学的思想所启发,一时间,仿佛又回归了与同学们并肩学习的氛围,在与家人团聚休息时体会到了“学习无处不在”的真谛。
“即使没有老师叮嘱,我们也会这么做的。”同学孙亚楠这样回忆。正月初一早上9点,团委将总结好的知识点发到群里。班主任张老师对此表示惊喜:“我只是建议他们多接触社会,只是提了提,后来也没提醒他们去看,都是他们自发的,这已经很让我欣慰了,更没想到他们会做得这么好。”
家长们则更觉得自豪与骄傲:“孩子们居然能把春晚和学过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时时刻刻不忘学习,这才是顶尖的教育——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
“文科法宝”流传到网上不久,瞬间被网友们的“膜拜”淹没,同学们的表现却很淡定。因为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也会对新闻进行评论和总结,已经形成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习惯,这次不过是被人发现了。
网友:跟学霸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网友“世界叵测你抱紧我”:突然庆幸自己高考完了
网友“MidioYeah”:其实挺好的啊,对应试而言是把握出题动态和方向、积累素材,同时也是归纳技能的一种培养,班里一起看春晚一起讨论,就像课堂探究一样其乐融融。
网友“轻听心雨”:别说了,学渣要哭了
网友“咖啡杯里的泰迪”:作为高三文科生,看春晚其实很多时候自己脑子里自动会浮现相关知识点,不是学霸但是题目做多了就条件反射想着和政治哪些内容会对得上。
网友“大嘴发言人”:我天,学渣跟学霸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另一种声音:看春晚满眼是考点的学生累不累?
老师一定是欣慰的,因为学生能从一档晚会节目中看出这么多的考点,正是其平日教育的结果,是老师的成功;学生一定是高兴的,因为自己能总结出这么多的考点,并且得到了老师的赞扬,说明平日里的练习是有效的。
既然老师和学生们能够从一档晚会节目中看出这么多东西,作为旁观者,我们也可以从这一事件看出一些东西来——这是我们的社会所期盼的结果吗?这是我们希望教育带给我们的成果吗?
没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成为考试的机器,因为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学习也好,考试也罢,其目的都不是学习和考试本身,而是借此将孩子们培养成才,使其成为一个人,一个能够在社会上谋生、立足的人,一个能工作懂生活的人。能工作,才能为社会作出贡献,对社会有益;懂生活,才能为家庭作出贡献,对家庭有益。
懂生活的意义还不止如此,它还意味着一个人能够感知生命历程中的爱与恨、好与坏、欢乐与悲伤,在该笑的时候笑,在该哭的时候哭,无聊的时候尽可以无聊,激动的时候尽情地激动。具体到观赏一台晚会上,就是该感动的时候感动,该大笑的时候大笑,能够听得出优美旋律的优美,欣赏得到绚丽舞蹈的绚丽。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读《红楼梦》,也能从中读出不同的东西来。所以,全国人民看春晚,有弹有赞有褒有贬,都很正常,有人欣赏到的是绚丽的歌舞,听到的是优美的歌曲,看到的是欢乐的小品,而孩子们看到的是密密麻麻的考点,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问题在于,如果一个人能从一台四个多小时的晚会节目中看出这么多考点,那他的心思肯定没有放在欣赏晚会本身上,那么,一个人需要经过怎样的训练,才会忽略掉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将目光完全聚焦在严肃的事物上?一个习惯于“看出本质”的人,还有没有欣赏生命中美好事物的能力?一个没有能力欣赏美好事物的人,算不算懂生活的人?一个不懂生活的人,漫长的人生历程会不会无聊、无趣?
考试不是生命的全部,严肃也不是生命的全部,我无意批评从春晚中看出考点的孩子们——至少从某种角度来看,他们是成功的、优秀的,甚至,他们很有可能还会用高考的成绩来继续证明他们的优秀——我只是担心,习惯了从轻松中看出沉重,习惯了从欢快中看出严肃,他们的生活中会少了很多正常人应该有的东西,甚至将自己自我放逐在正常人的世界之外,自己玩得很嗨,完全不懂他人的怒喜乐哀。这样的人生会很累。(张楠之)
衡水中学的学生透过春晚看考点,
有人点赞有人弹,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