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陵城遗址位于天门市竟陵城北门
明初县设衙所
筑有土城墙
↓↓↓↓↓↓↓↓↓
↓↓↓↓↓↓
↓↓↓↓
↓↓↓
↓
喏:就剩这面墙了
谁也没想到
还有一段老天门城墙
就在我们眼皮底下“潜伏”了这多年
古城墙的心路历程也艰辛
明
明洪武己巳年(公元1389年),土城被洪水冲毁,明成化乙未年(公元1475年)知县张继宗重筑土城,环湖为隍。明正德甲戍年(公元1514年),知县陈良玉沿土城修建砖城,周长六百八十五丈,高二丈四尺。
清
清顺治甲午年(公元1654年),增建城门楼四座,命名为南熏门,北拱门、东阳门、西城门。
城门街巷纵横,牌楼林立;城外设八关即:日升关、长庚关、义水关、来福关、庆云关、雁叫关、鸿渐关、紫霞关。建四桥(即东、西、南、北桥),内外相连,四通八达。
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改景陵县为天门县,对城墙进行了修缮。
民国
1939年日寇陷城,城墙惨遭破坏。1948年解放天门时,城墙均被拆毁。
现仅存北门城墙一段(今天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综合监督执法局内,即老卫生局)。1961年6月天门县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该段城墙与文学泉合并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小伙伴们,有时间一定要去找的看看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