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广播电视台报道(记者 王雅琴)他放弃在外风声水起的生意,回乡做村民致富的“引路人”,带领大家围绕产业发展做文章,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他多方奔走,积极改善村级生产生活环境,实现路通、水通、网通,景绿、灯亮、村美的目标。他就是马湾镇大台村党支部书记彭国友,今年6月,他被评选为全省优秀党支部书记。
在担任大台村党支部书记之前,彭国友一直在外从事装潢、建筑行业,工程队发展到50多人。2008年,村“两委”换届,彭国友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回乡当选了村党支部书记。他说,我认为一人富不算富,带领村民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富。
马湾镇大台村党支部书记 彭国友 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还是说能够跟老百姓做一点事的,就尽量去做。
为了让村民早日致富,彭国友先后尝试过在村里办加工厂、猪场和养鸡场,但由于市场不景气而被淘汰。面对挫折,彭国友没有退缩。2012年,他带头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为村民提供机械耕整、播种、插秧、收割等服务,覆盖周边近10个村,仅此一项,社员人均增收过万元。但彭国友并不满足,他发现传统种植并不能让村民快速脱贫。
马湾镇大台村党支部书记 彭国友 我就考虑怎么样使老百姓有一条新的途径,把现有土地,尽最大努力让它效益化,最后决定在我们村里建蔬菜大棚。
2015年2月,彭国友和村党支部一班人牵头成立了市华汇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10亩建设蔬菜基地,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基地务工等方式加入合作社。
市华汇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 彭福元 像我们这个工人的话,我们是365天都有事做,工人多的时候一般都是30个人,少的时候也是十几个人。
村民彭菊英儿女们都在外打工,自己种点口粮田,自从加入到合作社后,每年可以增收近万元。
彭国友在产业帮扶村民致富的同时,还通过多方筹资,解决了村里的道路、排水、环境卫生等问题。
马湾镇大台村党支部书记 彭国友 这几年就陆陆续续地把村里的建设搞完了,断头路全部连起来了,路灯装起来了,自来水引进来了,实现了村美、路亮,绿化面积也在稳步地扩大。
八年来,大台村共修建村级公路2500多米,加宽村级公路1000多米,新建高标准变压台区三个,安装路灯58盏,修建七个垃圾池和一个垃圾填埋场,如今的大台村道路畅通、灯亮村美。
来源:天门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肖又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