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成功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是传统农业生产和百姓日常生活的“指南针”,因此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让我们透过卤猫、林/辉先生、老树的画笔,在“节气”中走过四季光阴,去品味“第五大发明”的诗情画意。
ㅡ 物候篇 ㅡ
植物开始有生机了,这一天是春天的开始。
一候东风解冻;
二候蜇虫始振;
三候鱼陟负冰。
春风遍吹,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
一候獭祭鱼;
二候鸿雁来;
三候草木萌劝。
天气转暖,蛰虫惊醒,渐有春雷。
一候桃始华;
二候仓庚(黄鹂)鸣;
三候鹰化为鸠。
这一天昼夜平分,春分过后,昼渐长夜渐短。
一候元鸟至;
二候雷乃发声;
三候始电。
草木始发新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耕种。
一候桐始华;
二候田鼠化为鹌;
三候虹始见。
这一天起雨水增加,五谷得以生长。
一候萍始生;
二候呜鸠拂其羽;
三候为戴任降于桑。
夏天开始,植物渐渐借助温暖的气候而生长。
一候蝼蝈鸣;
二候蚯蚓出;
三候王瓜生。
大麦等夏收作物,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
一候苦菜秀;
二候靡草死;
三候麦秋至。
芒种忙种,忙着播种,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
一候螳螂生;
二候鹏始鸣;
三候反舌无声。
这一天起,开始炎热,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一候鹿角解;
二候蝉始鸣;
三候半夏生。
天气很热了,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
一候温风至;
二候蟋蟀居宇;
三候鹰始鸷。
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
一候腐草为萤;
二候土润溽暑;
三候大雨时行。
这一天起秋天开始,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蝉鸣。
出暑了,夏季火热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
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
天气转凉,地面水气凝结成露。
一候鸿雁来;
二候元鸟归;
三候群鸟养羞。
这一天昼夜平分,日长夜短逐步日短夜长。
一候雷始收声;
二候蛰虫坯户;
三候水始涸。
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气候逐渐转冷。
一候鸿雁来宾;
二候雀人大水为蛤;
三候菊有黄华。
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
一候豺乃祭兽;
二候草木黄落;
三候蜇虫咸俯。
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了。
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冻;
三候雉人大水为蜃。
开始降雪,但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一候虹藏不见;
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
三候闭塞而成冬。
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
一候鹃鸥不呜;
二候虎始交;
三候荔挺出。
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一候蚯蚓结;
二候糜角解;
三候水泉动。
冷气积久而寒,但还不是冷到极致的时候。
一候雁北乡,
二候鹊始巢,
三候雉始鸲。
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天气寒冷到了极点。
一候鸡乳;
二候征鸟厉疾;
三候水泽腹坚。
ㅡ 美食篇 ㅡ
来源:微信公众号绘麟社 林/辉先生
注:这是作者林/辉先生两口子的节气美食故事。
| 立春 - 咬春 |
“你知道吗,春是咬的,是打的,是戴的,不是等来的。”
林在画桌前自语道。
| 雨水 - 罐罐肉 |
“当我们长大,甚至能算出我们与父母未来还能相聚的时间。”
“所以古时过年回家,带一坛罐罐肉,就是最好的报答吧。”
“其它,我们也无能为力,因为我们都嫁给了自己的执念。”
| 惊蛰 - 炒虫 |
“惊蛰春雷,惊醒了虫子,也惊醒了人们,所以要炒虫美味。”
我把这句话记录在本上。
“现代人,还听得见惊雷吗?”
林站在高架上,突然回头问我。
| 春分 - 春汤 |
“内心与外物的平衡,阴气与阳气的平衡,鱼肉苋菜滚汤,做给我?”
林一边贴在墙上,一边问我。
“好啊,先把鸡蛋竖起来。”
于是我便跑得不见了踪影。
| 清明- 青团 |
“要用艾草来做的青团,口中才有春天的味道。”
我在北京的街头,一口一个地说道。
林吃惊得看着我的吃相,
吓得说不出话。
| 谷雨 - 谷雨茶 |
“只有你非常非常努力的活,才能享受到一点不一样的幸福。”
林端起一杯茶喝完后,轻声说道。
她偶尔就像一个迷人的哲学家,
和阿兰德有那么一丝相像,
只是没有那么遥远。
| 立夏 - 立夏饭 |
“夏天开始了,但你会想起秋天的萧瑟吗?”
林一边写字,一边问我。
“活在当下不好吗,你看饭中这豆情莓眼,好不热闹。”
我端着小店老板做的立夏饭,坐在门槛上闲扯。
这是我们在杭州散住的第四周,毫无归意。
| 小满 - 苦菜 |
“为什么中国人只有小满,没有大满?”
林写了一张纸条留在了我的桌子上,
她知道我最近因为工作的事情而着急,
在劝我要回归谦卑的心态。
感动至极,
抬笔回道,
“那我也不要吃苦菜。”
| 芒种 - 煮梅 |
“酸吗?不酸?你不是热爱酸倒牙吗?哈哈哈。”
林看着我被酸傻的表情笑得直不起腰,
我从此也不再完全相信古法。
煮完的梅子,酸到爆,
劝你们也不要尝试。
| 夏至 - 凉面 |
“你带我吃遍中国神奇的五大面好吗?”
林双眼放光,仿佛面神附体。
我知道她深夜画美食的副作用,
就是美食妄想症的爆发。
| 小暑 - 食藕 |
我们站在广袤的藕池面前有些惊呆了,
风吹动着片片绿色,沙沙地说着私语,
那下面,就藏着桂花糯米藕的秘密,
我都知道。
| 大暑 - 米糟 |
“你酒量那么差会不会吃米糟也醉掉了。”
林傻乎乎地问我,
有时我也分不清楚这是一种调戏,还是一种呆萌。
只好回报以老炮般的微笑。
| 立秋 - 蒸茄脯 |
“茄子是肉体,蒜和辣椒是灵魂,刀工是命运,味道是结果。”
我傻呵呵地笑着,听着林的奇怪言论。
转瞬间,
秋天就到了。
| 处暑 - 百合鸭 |
“夏天的最后一天永远不会太冷,但秋天就不同了。”
“为什么?只在那季节切换的一瞬间吗?”
“对,那一瞬间,一切夏热都变成了妖孽和不可理喻。”
“尴尬的处暑节气。”
| 白露 - 白露酒 |
“溪边,有树,下午,白露,落叶,一杯酒,你会在吗?”
林一边画,一边问我。
我远远看着她没有回答,
我知道她需要幻想自己在古时的场景才能找到韵味,
生怕我的一句话,打破了她脆弱的一点幻想。
| 秋分 - 食蟹 |
“吃螃蟹也需要这么多武器?”
我对着画发呆了半天,
一想到自己吃螃蟹的样子就有些汗颜。
| 寒露 - 芝麻酥 |
“你知道吗,看了你的画儿我才知道芝麻不是火龙果里抠出来的。”
我大声地宣布这个重大发现。
| 霜降 - 萝卜牛肉 |
霜降是湿气最后的抵抗,终于秋天要过去了。
想起小时候的红焖羊肉,确实是美味。
现在想起来还记得父亲教我做好吃的绝招:
“多放肉!”
| 立冬 - 四物鸡 |
“永远要说四物鸡美味,因为你丈母娘是中医。”
“哦。”
| 小雪 - 糍粑 |
去年小雪那天,我们结婚了。
但是,
“小雪节气画砸了…脑阔疼…重画ing…”
放一张腊八粥饱一下眼福吧。
| 大雪 - 腌肉 |
当腌肉挂在房檐上的时候,
我仿佛就看到了家中兴旺的味道。
所以这就有点像晒秋,
它也是一种暗喻和祝福。
填饱肚子永远是吃的最初本意,
而在中国,他也揭示着更多的生活哲学。
| 冬至 - 饺子 |
冬至是吃饺子还是吃混沌,
打了不知道多少年,
但无论是哪个,它最美味的。
永远是那一家人团在一起包饺子的光影,
那种或有或无的仪式感,
是我们最后坚守的一些美味底线。
| 小寒 - 吃菜饭 |
毕竟是小寒了,这天寒地冻的天气,
一碗菜饭最重要的是用料和诚意,
一年倒数第二个节气,
来肉菜结合,吃个痛快吧。
| 大寒 - 八宝饭 |
“大寒为中者,上行于小寒。”
林在边写边读,
我听着仿佛也知道,
这连续三年的创作可能要结束了,
而这些美食就像我们中国人的轮回,
不断在狭长的时间里,
提醒我们,
找到乱世美味中最本源的那个。
ㅡ 诗意篇 ㅡ
来源:微信公众号老树画画 刘树勇
【立春】
风来传消息,枝头晾春衣。
江河水乍暖,静心待花期。
【雨水】
细雨飘然而至,春来不言离愁。
有麦青青于野,有你在我心头。
【惊蛰】
大地春又回,长空裂惊雷。
万物生欲动,无为自有为。
【春分】
乾坤平分昼夜,却是燕子来时。
水边新绿野菜,陌上粲然花枝。
【清明】
烟雨十里春深,落花轻覆草痕。
陌上青青柳色,心中念念故人。
【谷雨】
听雨林下茅舍,插秧村外水田。
桃花闲落风里,鹧鸪时鸣山前。
【立夏】
新荷乍露嫩绿,后园初发幽篁。
枝上青梅尚小,鱼儿游在池塘。
【小满】
门前无边青麦,有鸟风中徘徊。
此心念念在远,墙头石榴花开。
【芒种】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夏至】
梅子黄时雨,细细落山前。
竹下闲坐久,一一数青莲。
【小暑】
黄昏乍凉还热,湖山梅雨初收。
对饮花前云侧,坐待残月如钩。
【大暑】
倏尔一阵微风,夜空划过流星。
天地从来如是,人世却总多情。
【立秋】
远山秋云乍起,平野渐次苍黄。
小院瓜熟蒂落,手边一茶微凉。
【处暑】
晚来有月升起,初觉夜风微凉。
一湖秋水寂寂,无边蒹葭苍苍。
【白露】
江山清明疏净,田畴农人正忙。
枯蝉傍依衰柳,秋风老了荷塘。
【秋分】
月缺终有月圆,知我能得几个?
面对无尽江山,与谁平分秋色。
【寒露】
空山晓来露寒,独自且凭栏杆。
大雁排字南去,但闻深谷流泉。
【霜降】
晚稻萧然在野,晨起清寒有霜。
村外阡陌岑寂,林下深红浅黄。
【立冬】
一世繁华落尽,秋水深处泊舟。
江山无边寥廓,岁月几度闲愁。
【小雪】
老友久不见,相邀话当年。
小雪临静夜,大风满空山。
【大雪】
江山千里雪,万径无人踪。
天寒留侠客,炉火一点红。
【冬至】
冬来无尽长夜,雪覆三尺深寒。
黄昏林下大静,小村几缕炊烟。
【小寒】
村外野柳疏净,两岸却与云平。
寒鸦时起时落,有人河上划冰。
【大寒】
天地虽然萧瑟,春风快要吹来。
看着雪花飘落,等着梅花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