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天门抗战史(一):发展党组织 点燃抗战烽火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汇聚民族复兴力量。天门是江汉平原北部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荡气回肠的抗战史诗中,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从今天开始,天门电视台(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栏目推出全景反映天门抗战史的四期系列节目,第一期讲述的是《发展党组织点燃抗战烽火》。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不久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武汉沦陷后,1938年11月,日军木村警备队约800人,沿汉宜公路西进,占领天门北部重镇皂市。1939年元月27号,天门县城内国民党武装不作任何抵抗,耻辱地望风而逃。至此,天门县城开始沦于日寇铁蹄之下。

日军占领天门后,伪天门县政府、伪县保安总队相继建立。日伪军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

白龙寺,这座雄踞于皂市五华山上的千年古刹,几经日寇兵燹的洗礼,见证了那段屈辱的岁月沧桑。

皂市党史工作者:讲述日军用两辆卡车拉拽,企图拆毁白龙寺未果的经过。

岳口镇老居民:讲述日军用活生生的中国人做靶子的暴行。

据1946年资料记载,1939年1月至1945年8月,日军杀伤天门无辜老百姓1037人,杀死642人。烧毁房屋5155栋。日伪军的种种暴行,激起了天门人民的强烈义愤。

1938年12月,新组建的中共天门县委员会在干驿成立。一批又一批从延安回来的红军党员干部,从武汉回来的学生党员,以及从汤池训练班培养出来的党员,迅速恢复、发展党的组织,建立天门区县委,培养抗日骨干,点燃天门抗日斗争的烽火。

从现在的天门市皂市镇往北走4公里,就到了应城市汤池镇。

湖北省政府参事 时任中共天门县委组织部长 83岁 陈明(2003年采访影像):我是在抗日战争开始以后,我从秘密党调到天门,这个时期天门的党还是秘密党,还处于秘密党的时期,汤池是影响天门秘密党的一个方面。当时(天门)县的领导班子,包括童世光担任过负责的同志,以后是曹志坚、周彬在那里负责。

皂市镇老干部:陶铸除了开办汤池训练班以外,还先后委派区县书记童世光、曹志坚在皂市五华山下开办了书报合作社,与爱国人士李凡一合办了民丰米厂,1938年夏,米厂筹措资金到武汉购买30多支长短枪,将组建的商民自卫队改编为天门游击队。

天门游击队昼夜不停地轮番袭击,令驻扎在皂市的日军中队惶惶不可终日。

这个满头银发的老人就是上世纪90年代轰动一时的“东史郎诉讼案”的主人公——日本老兵东史郎。

1938年底,东史郎任侵占天门的木村警备队上等兵。东史郎在战地日记中写到:一月二十三日,凌晨两点,突然传来起床令,命令立即轻装集合……大队部一带火光冲天,听说这场大火是游击队化装成便衣来放的。“焦土抗战!杀尽日本鬼子!杀尽汉奸!”——摘自东史郎战地日记。

面对日、伪、顽、匪割据的复杂形势,新四军和中共天门县委审时度势,迅速着手建立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创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声明:转载本平台原创作品,请短信联系1360722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