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今年4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受邀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作题为《湖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赏析》的讲座内容,由长江日报记者万建辉、通讯员宋若虹整理。
方勤,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是“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长江中游地区文明进程化研究”夏商周课题组组长、“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子课题“长江流域文明进程研究”之石家河项目负责人。他还是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两周(西周、东周)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三星堆遗址铜人头像和石家河遗址玉人头像
进入新石器时代,长江中游发展出现一个高峰期,那就是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
天门石家河遗址距今5900年到3700年,高峰期在距今4000年左右。石家河遗址之所以入选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因为它发展出了稻作农业,有较高艺术水平的玉器,出现社会分化,进入了王国时期。
以玉器为例,石家河遗址玉人像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夸张的神像,纵目、獠牙、鹰钩鼻造型,当为神的形象;一类是人的形象,比如出土于罗家柏岭的玉人像,面庞写实,两眼倾斜呈倒置的八字形、鼻宽阔、口扁方微闭,散发着威严与神秘的气息,应该是祖先或者王的形象。
值得关注的是,第一类神造型的玉人像出自瓮棺的特殊墓葬中,而瓮棺的葬式当与巫师等神权人物相关;第二类玉人像出自罗家柏岭遗址点,并与玉璧同出,而罗家柏岭遗址点发掘者认为是制玉作坊,分析是祭祀遗址,玉璧等当与祭天有关。
这两类玉人像的不同出土地点也与神人像、祖先像的功能吻合。三星堆遗址青铜人像和石家河遗址的一样,也分两类,一是神像,一是人像,从形象上看,非常接近石家河遗址玉人像。三星堆文化晚于石家河文化,受石家河文化影响的可能性很大。三星堆青铜人像来自外星人的说法可以不攻自破。
此外,在北方的石峁遗址、陶寺遗址上都发现了石家河文化的玉器,在山东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也发现了这样的玉器,说明石家河文化影响到了北方。
石家河遗址还有很多小的陶塑,有跳舞的,有抓鱼的,反映南方人日常生活。这些小的陶塑惟妙惟肖,雕塑艺术水平很高,在文化发展比较发达的情况下才会出现。
入选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和石家河遗址一样,对水资源的利用非常好,有3人合葬墓,文明程度较高。
湖北在长江中游,也是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交融的地方。距今6000年,北方仰韶文化彩陶分布于全国很多地方,是向南方扩张的强势文化。到了距今5000年到4000年,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一度往北方扩张。到了夏、商、西周青铜时代,中原文化长期南下。自楚文化出现到战国后期,楚文化一直扩张,也曾大范围北上。
也就是说,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长江文化是一个曲线交流的过程。长江文明、黄河文明不断交流,刺激内生动力,保持了中华文明不断发展。
来源:《湖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