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出圈”,N种可能!

测体温,是疫情下生活每天的日常。

地铁站、飞机场、商场……走进很多公共场所,你都会看到测温仪屏幕上跳跃的数字。无接触精准测温,这就是神奇的红外测温“黑科技”。

谁能想到,一场疫情,让“高冷”的红外热成像技术意想不到的“出圈”了。

前不久,记者采访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不仅看到了N种可能的红外技术应用场景,更发现了这个“黑科技”得以“出圈”的奥秘。

追光者

“黑科技”的威力,超乎你想象

测体温,只是红外热成像技术最小菜一碟的应用。这个“黑科技”的本领,只露了冰山一角。

——电力测温,是它最驾轻就熟的“老本行”。

电力线路巡检是个累人的体力活儿。原来,巡检员要拿着传统的红外测温仪一张一张拍照片,检查电力设备发热故障点,统计、整理、出报告,两个人得干一天半。

现在,高德红外的电力巡检红外热像仪搭载了云平台,就像开了“外挂”,既能远程上传照片,还能云端出报告。更酷的是,这个工业测温仪“颜值”很高,宛如一台专业单反。它的设计师刘飞是武汉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测温产品总监。他告诉记者,“要占领市场,工业设计很重要,不能做得傻大黑粗,要轻巧、前卫。这款产品获得了德国IF工业设计大奖。”

——有一双“火眼金睛”的红外热成像仪,让智能驾驶更安全可靠。

现有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很强大,驾驶员可以在车上吃着瓜、看着剧就轻松抵达目的地。但是一旦遇上迎面车灯的眩光或是严重的雾霾、沙尘,“自动驾驶”就成了“危险驾驶”。

红外热成像技术,能突破烟尘、在完全无光的情况下,看清远方。“目前这个技术已经在一些特种车辆上应用,未来会在乘用车上普及,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安全技术。”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施志坚透露。

——红外热成像技术,还能让家电更“聪明”。

装上红外模组的智能空调,“感知”到屋子里的人数和体温,就能自动调节空调温度,甚至还能根据你们坐的方位、姿态,变化调节的风向和风速。

——红外热成像技术,还能“治未病”。

人没生病时,体温对称均匀分布。如果有慢性病,那部分身体的代谢热强度就会偏低;如果有疼痛、炎症或肿瘤,温度就会偏高。

“现在的CT检查是结构影像,只有在器质性病变形成时才能检测出来,发现不了这些隐患。但是,用红外的检测仪,就可以更早发现,治未病。”高德智感科技有限公司现场应用技术负责人张从容说。

今天,高德红外的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消防救援、智能驾驶、医疗、环保以及消费电子等众多领域。

不过,即便有这么多的可能,红外热成像行业也还是个“小众市场”。特别是消费品市场品类繁多、更新换代快,全靠自己去做终端产品,市场很难“长大”。

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说,在中国产业配套齐全的情况下,与其他企业协同创新、深耕产业链,是更务实也更高效的做法。

为此,高德红外发布了“芯”平台战略:基于高德现有的技术平台,将一台红外热像仪所需的软硬件设计及解决方案分别设定成各个标准化模块,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灵活组合,以此推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规模化、多样化、普及化和消费化,共同打造红外生态圈。

“我们还要不断提供成本更低的红外探测器,降低合作伙伴产品开发的成本和周期。在家电领域,如果红外探测器模组价格降到百元以内,一定会得到大规模使用。”张从容说。

追光者

悄然打开的市场蓝海

红外技术的“破圈”、广阔市场的开启,都是因为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

被网友们誉为“抗疫神器”的人体红外测温仪IR236,其实是从2003年非典时的测温仪升级而来。非典时,高德红外就冲在抗疫一线,那也是国内第一次使用红外人体测温仪。

虽然这两款测温仪长得挺像,但是内涵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一个装着低端进口芯片;一个则用上了自主开发的红外探测器。

“在达到进口探测器同样实际使用效果的前提下,使用国产探测器,平均价格可以降低40%左右,竞争优势非常突出。”施志坚说。

到今天,高德红外在自主创新的追光之路上已经艰苦跋涉了十多年。高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健飞说,最初他们投入的1亿元相当于当时的全年营业收入,到探测器研发成功,已经累计投入20多亿元。

2019年,黄立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走上两会“委员通道”。他仍清楚记得离开实验室的情景:“天还没有亮,外面下着雪,我看到街角有一个早点摊,一对小夫妻忙活着,雪花飘在他们身上,空气里面弥漫着武汉好吃的热干面的香味,令我非常感动,到现在也忘不了。其实,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梦想努力着、奋斗着。”

今年8月,高芯科技入选“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成为红外热成像领域中唯一一家入选的高新技术企业。

“创新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品质,也是今后我们爬坡过坎必须要做到的。迈入‘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将坚持走自主研发道路,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黄立说。

来源/经济日报(记者齐平 来洁 王轶辰 董庆森),原标题《追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