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坑人?让消费者“拔草”,更要让平台“填坑”


双11临近,狂欢购物的序幕已经拉开。在“买买买”的喧嚣当中,兴奋在所难免,冲动却应该被克制。消费者应该从自身需求出发冷静购物,避免被网上各种软的、硬的广告“种草”。

日前,有媒体对2013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购物前,82.6%的受访者会搜索相关“种草”推荐。78.2%的受访者有被网络“种草”坑过的经历,61.7%的受访者觉得护肤品、化妆品是网络“种草”容易踩雷的一类产品。65.9%的受访者建议规范广告宣传,对于软性广告应标注“广告”字样。

所谓“种草”,并不是养育花草,而是把一种物品推荐给他人,让其由衷喜欢上此物,并激发出购买欲望。其实,早期的“种草”行为,仅是一种自发性的分享和推荐。但是随着网络购物、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共享消费偏好和消费信任,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正因如此,各社交平台纷纷成为商家大面积“种草”的沃土。从此,“种草消费”成为一种新的消费形式。

虽然也有一些消费者在被“种草”到最终“拔草”的过程中,得到了科学中肯的参考、提高了购买效率,但目前,越来越多好物分享名义下“种草”,已经不是早前的良心推荐,而成为实打实的广告、成为诱导消费的代名词,甚至成为一些劣质产品的主要出货渠道,成为虚假、不实宣传的扩音器。伪造素人“种草笔记”的灰色产业链在各大社交平台蔓延,代写代发的“原创内容”让消费者难以辨别。

在国庆假期期间,某平台上一则“粉红沙滩”的分享笔记,让众多被“种草”的网友实打实地掉进了坑里。滤镜下的浪漫网红地,实则是土褐色的土地、到处是粗糙的沙砾。而一些习惯于跟风买化妆品的消费者,更是苦不堪言,有人甚至因为用了劣质化妆品而烂脸、用了不正规的减肥药而患病。

从调查可以看出,被坑过的受访者占到了超高的比例。这说明,“种草”引发的各种问题应该引起关注。比如,以营利为目的“种草”消费者,其实质就是商业广告活动。那么,一旦涉及虚假宣传,制作者就应被追究法律责任。但相关法律法规的运用,目前还需要更细化、更明确的界定。

因此,消费者保持理性消费的心态很重要,就算是被“种草”,也要多了解、多分析,勤学苦练“避坑”技巧。此外,各社交平台,也应尽快加强内容审查力度,净化社区生态、治理违规信息,主动为消费者“填坑”。区分个人分享与商业广告,于消费者是件难事。但对于平台来说,通过数据分析和监测,对软广告进行标识,也许是值得探索也能够实现的好方式。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 马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