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砥砺奋进这五年】 无边光景时时新 ——我市五年城市建设工作综述(一)

完善的城市建设是群众实现安居乐业的“硬”基础。市第八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人民群众需求,下大力气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潜心提升城市品位,让幸福感在“家门口”落地生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砥砺奋进这五年”专栏今天播出 无边光景时时新——我市五年城市建设工作综述之一 实干为先,大手笔构筑秀美之城。

城市发展每一个节点的细微变化,无不回响着百万天门人民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

以五年为限,梳理天门经济社会发展答卷,城市建设这一篇获得了怎样的成绩单?

答案在一组组直观的数据里——

至2020年底,主城区建成面积达47.28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39.9%;完成城乡建设项目469个,完成投资73.35亿元。新建城市道路16.05公里,开工建设棚改住房1.58万套,新建、改建市政污水管网74.43公里……

答案更在市民的切身感受里——

“北湖新区从无到有,城市变大了。”“天门河水清岸绿,下暴雨街上很少‘看海’了。”“公园游园逐年增多,家门口就有散步休闲的去处了”……

金秋,北湖综合改造片区。平坦宽阔的沥青公路如黑丝带蜿蜒环绕,“四横五纵”路网骨架大气磅礴;如意状的北湖安枕于项目核心区,碧绿澄澈;现代化小区鳞次栉比,绿化苗木错落有致。

五年之前,这里还是一片农田与鱼塘交织的乡村风貌。历经五年建设,一个集生态旅游、文化教育、公共服务为一体的城市新区已经拔地而起。

农村变城市,沼泽变公园,农民变市民。北湖的改造和建设,是天门城市建设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迫在眉睫。按照“北拓南融,东进西控”的城市建设思路,五年来,我市一批道路、桥梁、重点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城市的整体框架迅速拉开,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据统计,至2020年底,我市主城区建成面积达47.28平方公里,比2016年增加了16.49平方公里。

历时两年建设,全长210米、双向四车道的天门泰康大桥于今年10月建成通车。交通路网是城市的命脉,也是做优城市发展空间的强力引擎。近年来,我市致力于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体系,完善城区交通路网,打通城市血脉。2017年以来,新建城市道路16.05公里,北湖大桥、义和桥等重点桥梁也相继完工,城区路网通行能力明显提升。

如果说道路是城市的脉搏,那么生态则是城市的灵魂。

亭台楼榭、亲水栈道、绿植成林、一步一景,鸟瞰整个东湖公园,宛如一只腾飞的凤凰,翱翔在天门城东。

2012年,东湖公园综合改造工程建设项目破土动工,一年之后,一期工程建成。2018年,在时隔5年之后,市委、市政府按照原有规划,启动东湖公园二期工程改造建设。

近10年不懈努力,东湖涅槃重生。湖泊是稀缺资源,特别是城中湖更显珍贵,如果将湖泊周边用作楼盘开发,将会带来短期巨大收益。然而,在天门,市委、市政府还湖于民的选择一以贯之。

侨乡风情的北湖公园芳容初绽,便成为网红“打卡”地。

精致秀美的小南湖公园一经开放,散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

“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春”。一批精品主题公园、游园的闪亮登场,让天门城市环境熠熠生辉。

此外,我市坚持推进水体综合治理工程,打造河畅景美的生态空间。累计投入超14.5亿元整治天门河水环境,母亲河重荡碧波;杨家新沟旧貌换新颜,臭水沟变身城南地区最大的生态休闲、运动健身和休憩场所;“四湖六河”全线连通,城区水系多源互补、调控自如。

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生态魅力市……诸多“国”字号光环一揽入怀的背后,一座城水相依、绿水相融的秀美之城款款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