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肺变伤身?这些误区千万别再犯

秋天到了,

总是容易咳,咳,咳,

皮肤也特别容易干燥,

很多人想到是“秋燥”在作怪,

然而《黄帝内经》中

记载的却并不是“秋伤于燥”,

而是“秋伤于湿”!

那么秋季,

到底该防秋湿还是防秋燥呢?

答案是:

秋天养肺,应先防秋湿,后防秋燥。

由于我国

幅员辽阔,各地纬度、海拔不同,

真正入秋的时间先后不一。

比如武汉所处的中南部

在10月份以前,

其实基本延续夏季的暑湿气候,

中医把这段时间叫做“长夏”,

长夏的气候用八个字概述:

天气下迫,地气上蒸,

就是形容它是湿热并重的,

因此“秋燥”一词

并不能完全概括秋天的气候特点。

所以在秋季养肺,

前期侧重于“健脾化湿”,

中后期则侧重在除“秋燥”。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秋季该如何祛湿呢?

01  记住节气,因时而治

一般来说,在白露节气之前,从立秋到处暑,暑热尚未完全消退,而湿邪悄然生长,此时疾病防治应多考虑祛“秋湿”。

02  对号入座,你是“小湿人”吗?

除了顺应时节,还要结合个人体质,湿气重的人常有这些典型表现:

1、粘腻感

粘腻感就是感觉浑身油腻难除。例如:舌苔上有厚厚白白的一层东西,自觉食之无味或胃口偏差。或者大便不畅,有粘腻感等。

2、沉重乏力

浑身很沉很蒙,抬不起手臂腿脚,不想动弹,使不上劲。

3、代谢不好

如果觉得容易浮肿、虚胖,容易长大肚腩,对身体产生的废物难以代谢出去,有着“血脂高,血糖高,血尿酸高”的人群更容易体内有湿。

4、分泌油脂

当湿气积存在系统中,很容易引起不爽快。脸上会有出现脏物,头发也易出油,甚至也会造成掉发增多的现象。

03  神奇的祛湿穴位

湿气重的人不仅要注意生活及饮食习惯,也要经常按摩穴位,将湿邪尽快排出。中医专家推荐了两个祛湿穴位,快跟着小编学起来~

1、曲池穴

取穴方法:屈起肘部时出现横纹的外侧段为曲池穴。

功效:对这个穴位进行按摩,能够起到调理气血以及健脾化湿的作用。

2、丰隆穴

取穴方法:从腿的外侧找到膝盖和外踝这两点连成的直线,其中间点即丰隆穴。

功效:丰隆穴有“祛痰第一穴”之称。按摩此穴位能够有效的起到健脾和胃、祛痰化湿的作用。

祛“秋燥”只知道吃梨竟是误区?

说完祛“秋湿”,聊聊秋季大家比较关心的除“秋燥”了,

你的第一反应是不是吃梨润肺呢?

长江康养号“咦?孙俪炖梨?秋天润肺多少人做错了?”#秋天润肺视频号

就连养生达人“孙娘娘”也在推荐冬季炖梨,润肺去燥。

秋季吃点梨没错,然而一味吃梨润肺,有可能养肺不成反伤身!

对于“秋燥”来说,也分温燥、凉燥。

秋分节气是秋天的分界线,从白露到秋分,天气气温继续下降,但仍较炎热,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水,所以空气的湿度下降,导致空气较前干燥,此时为中医所谓的温燥期。

过了秋分,到了寒露、霜降节气,气温降低,空气的湿度也进一步下降,就是中医所谓的凉燥期。

在凉燥期有些人吃了梨、百合、贝母等润肺食物,会出现拉肚子、胃胀等症状。这是因为上述几种药食物都偏凉,脾胃虚弱的人吃了会加重脾胃负担,继而出现不舒服的症状。

不同的“秋燥”如何进行调理?

对于温燥,可以用百合银耳羹或秋梨膏等甘润之品润肺去燥;

对于凉燥,可以吃些偏温的食物,如山药、山芋、板栗等暖脾润燥。

当然,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因此在秋季养生时,不能只看节气的温或凉,还要考虑人体自身的虚实、寒热等体质情况。

建议脾胃虚弱的人,不要单独食用润肺食物,可以加一些陈皮中和凉润食物的偏性。

秋季养肺,常做这四件小事

最后小编把一些秋季养肺的小窍门送给大家,养生从日常小事做起。

1.常笑宣肺

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草枯叶落,花木凋零,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凄凉,垂慕之感,产生忧郁、烦躁等情绪变化。秋季养生首先要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以避肃杀之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中医有“常笑宣肺”的说法,所以秋季可以经常笑一笑,甚至大笑,使肺扩张。人在笑中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同时笑还可以吸收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2.适当吃酸

秋季天气干燥,初秋炎热仍在,但日渐转凉,因此饮食方面应注意少食寒凉之物。中医讲秋季应肺脏,燥邪易伤肺、伤津液,饮食应以滋阴润肺、益胃生津为宜,可适当食用芝麻、蜂蜜、粳米、枇杷等食物以生津润肺。秋季仍应继续顾护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夏季胃口不佳、饮食清淡简单若是猛然食欲大增、大肉进补,恐超过脾胃承受能力,导致运化失常,湿热内生,出现腹痛、腹泻、胃脘不适等症状。应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按时三餐、每餐七分饱、少寒凉辛辣油腻之物。酸味有助于收敛肺气,而辛味可发散泻肺,秋季养生宜收不宜散,故可适当食用酸味食物,如山楂、番茄、猕猴桃、柚子等,少吃辣椒、葱、姜等辛散之品。

3.适量运动健肺

适量运动可加强心肺功能、强健体魄,但是立秋阳气渐收,选择的运动应平缓、运动量不太大,以免耗散阳气,可选择户外散步、太极拳、慢跑、爬山等,还可有练习中医养生功法“六字诀”的呬字功。六字诀是一种吐纳法。它是通过呬、呵、呼、嘘、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同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其中,呬字功可补肺气。

【六字诀视频】

4.主动喝水益肺

秋季气候干燥,使人体大量丢失水分。要及时补充水分,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中医喝水有讲究:“朝朝盐水,晚晚蜜汤。”清晨喝点淡盐水,能让体内水分不轻易流失且能维持身体的盐分平衡(有基础疾病除外);而夜晚喝蜂蜜水又可以起到润肺养肺、润肠通便的作用(糖尿病患者除外)。

本期专家:全毅红


编导 图文编辑:温镒铖 阿润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