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这些老照片,看着看着就哭了……


这是1975年11月,袁隆平(右三)和同事李必湖(右一)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全国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先后组成科研协作组,开展群众科学实验,成功地育成了杂交水稻。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 摄

上面这张照片

拍摄于46年前

那时的袁隆平45岁

他穿着一身朴素的衣服

站在阳光洒过的、金风涌起的稻浪间

他意气风发

执着地将他的梦想“捧”在手心

他认真专注

像那片天一样纯净澄澈

那时候

他毕生所追求的事业

早已起航

……

上世纪70年代

袁隆平团队在海南岛

发现一株天然的雄性不育野生稻

通过全国大协作

将三系法杂交水稻配套成功

被称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1978年3月21日,全国科学大会上,湖南省代表袁隆平在小组会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刘少山 摄

1973年

袁隆平带领研究组

育成具有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等优点的

强优势杂交水稻

1976年

杂交水稻迅速扩大到208万亩

并在全国范围

开始大面积应用于生产

湖南省农业科技人员袁隆平(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右)、李必湖在观察杂交水稻生长情况。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 摄(1976年发)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

在生产上成功利用

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学家袁隆平(左三)和国际杂交水稻育种培训班学员一起参观湖南省水稻研究所高光效育种技术。新华社记者 王平 摄(1980年10月3日发)

1980年10月,我国第一个研究杂交水稻的育种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袁隆平(左二),经过10多年刻苦的研究实验,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协作下,攻克了制种关,使杂交水稻的研究获得全面成功,为水稻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新华社记者 王平 摄

1995年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

取得突破性进展

大面积推广

中国独创

新华社记者 蔡国胜 摄。1994年7月16日 发

1996年开始实施的

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

在基础理论和品种选育方面

都取得较大进展

袁隆平教授在观察两系法杂交晚稻结实情况。新华社记者 殷菊生 摄

分别于

2000、2004、2011、2014年

实现了大面积示范亩产

700、800、900、1000公斤的“四连跳”

2003年10月9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湖南湘潭县泉塘子乡的一个超级杂交稻示范田里。 新华社记者 丁文杰 摄

袁隆平在实验田观察水稻长势(2007年5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2020年11月2日上午

湖南长沙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年届九旬的袁隆平透过大屏幕

盯着200公里外的稻田

氛围有些紧张

他等待的是一场考试的结果

考生是水稻

分数是亩产

2020年11月2日,袁隆平院士在位于长沙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测产现场进行视频连线。新华社记者 陈泽国 摄

中午

结果出来了

双季稻亩产实现了

“1500公斤高产攻关”的目标

超世界纪录

“非常满意!”

几天后

记者采访袁隆平时

他还很兴奋

……

上世纪60年代

袁隆平科研团队开创杂交水稻研究以来

中国已经实现

从三系到两系

再到超级杂交稻的

三次重大技术创新

在1975年那张照片的45年后

2020年

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

达到470公斤左右

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

增长了126%

水稻以约占粮食总面积25%的播种面积

贡献了近32%的产量

其中50%左右是杂交水稻

这些粮食

养活了数亿人

挨过饿的袁隆平

曾说过他的梦想:

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

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

他用一辈子

从南到北

辗转在中国

从北半球到南半球

奔波在世界

……

2012年1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右)为袁隆平(左)颁发2011年“马哈蒂尔科学奖”,表彰他在热带农业发展领域的贡献。新华社发

在1975年那张照片的46年后

袁隆平

这位九旬高龄

还奔忙于田间地头的老人

安详地离去

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翻开课本

我们能看到他的照片

他和水稻总是在一起

无论岁月留下多少痕迹

走过万家烟火的夜晚

家家飘起饭菜香

我们又会时常念起他

从吃饱每顿饭

到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这条路上

遍布他的足迹

耕耘始终如一

所以饱满

梦想念兹天下

所以伟大

袁老,走好!

来源:新华社

编辑: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