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3月

3月,春回大地,生机盎然。

总书记的3月,日程满满:赴中央党校授课,播种下“学好党史”的种子;参加全国两会审议,播种下“高质量发展”的种子;到“第二故乡”福建考察调研,“验收”改革成果,明示改革方向;进行密集频繁的云外交活动,再次种下“团结协作、守望相助”的种子……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新征程开启,希望生生不息。

“我任中央党校校长期间讲过19次,党的十八大之后又去讲过,今后还要去党校讲。”

3月的第一天,在细细碎雪中,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走进中央党校,为全国的优秀中青年干部亲授“传统教育课”。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习近平深刻指出:“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一个月来,总书记走到哪里,就把学习党史讲到哪里。

3月25日,在福建,在这个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革命老区,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点明学习党史的意义——

“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参加全国两会,是习近平3月份的一项重要工作。8天会期内,“高质量发展”一词被多次提及。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

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有了深刻的内涵和外延。在3月7日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对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阐述——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这句话,令在场的许多人动容。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我们定力和底气所在,也是我们的决心和信心所在。

步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发展动力从何而来?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3月,在福建考察调研期间,总书记每天的行程都与改革创新密不可分。

在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习近平强调“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相统一”“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方法论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在沙县总医院实地了解医改惠民情况时,习近平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福州考察时,习近平积极鼓励支持创新,“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 。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当地时间3月20日,中国向哥伦比亚提供的第三批疫苗运抵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应哥伦比亚总统杜克邀请,习近平主席向哥伦比亚民众发表视频讲话,“希望中哥两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努力,加强抗疫等各领域友好合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哥友好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浩瀚的太平洋阻挡不了中哥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而古老的丝绸之路则见证了中孟两国深厚的千年友谊。

3月17日,习近平向孟加拉国纪念“国父”穆吉布·拉赫曼诞辰100周年暨庆祝独立50周年活动发表视频致辞时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金色孟加拉”梦想相互契合,中孟务实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

团结互助、共克时艰,深化务实合作、共同应对各种风险挑战……3月,习近平主席积极推动中国与世界多国关系行稳致远。

刚刚过去的3月,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播种下奋斗的种子——“‘大思政课’要善用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

春华秋实,奋进正当时!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编辑:曹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