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在天门,贺龙的红军主力取得了“襄北大捷”的胜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段烽火岁月。
3月5号,敌四十八师韩昌俊旅从皂市倾巢出动,沿汉宜公路向灰埠头全线进剿。我地下交通站提供情报,敌军遇雨阻于文家墩,地形对敌人不利,红军趁机迅速集中优势兵力,将敌人包围于文家墩。3月8号,红军发起总攻,生擒敌旅长韩昌俊,俘敌2000余人。取得了反“围剿”斗争的重大胜利,天门及襄北根据地得到迅速发展。
同期声字幕 老干部 这几次战斗被称为“襄北大捷”。随后,领导汉川、天门、京山等县工作的中共襄北特委机关迁入净潭蒋家场。省苏维埃、省总工会等十多个代表团以及天汉苏维埃的一些机构相继迁到这里。当时的天门净潭东蒋场被干部群众称之为“四十八衙门”的“小洪湖”。
1931年冬,天门苏维埃政府成立土地革命委员会,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农民分得了土地,革命热情空前高涨。老父送幼子,爱妻送丈夫,各地的贫苦农民、工人和市民踊跃参加红军,积极支援前线。
到1932年3月,除天门城关外,整个天门各乡镇,都成立了乡、村苏维埃政府和赤卫队,割据面积占全县面积的80%,天门苏区基本得到大发展。
1931年3月7号,湘鄂西特委在一份文件报告中指出,此时的湘鄂西根据地已是 “上抵沙市近郊,下抵仙桃、汉川,北至天门,南至安乡,纵横千余里,造成整个赤色的疆域”,天门从此成为洪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