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于14日上午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市交通运输局号召广大干部职工及时收看,来不及收看直播的同志,过后也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引发了热烈反响。
局机关办公室副主任 伍炼:“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深圳等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实践,创造了伟大奇迹,积累了宝贵经验,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和四面八方广泛支持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特区建设的十条经验,值得各个地区学习。
市交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处办公室主任 杨传芳:在收看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后,深有感触。深圳从一个边陲农业县迈向全球标杆城市,总的来说与“先”是分不开的,率先改革、引领创新、先行示范成就了如今的特区和国际化创新城市。一是建设速度领先。1981年深圳国商大厦提前94天竣工,创造了平均不到5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1982年深圳国贸大厦)时,创下了三天盖一层楼的速度,刷新了“深圳速度”。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通过工艺创新、效率提升、团队协作,完成了“不可能任务”。“深圳速度”已经成为一个高速度、高效益发展经济的新概念而深入人心,激励着大家争分夺秒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二是创业环境良好。深圳以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为目标,力推多项改革,简政放权,优化办事流程,在全国率先推进商事登记配套制度改革,简化创立公司流程,大大激发了有志之士来深创新创业的热情。三是生态环境改善。深圳市现有公园1090座,公园就像一张绿色的网,串联起深圳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让生活在其中的市民,推窗见绿、开门见园,漫步郊野,让人与自然交融,大幅度提升幸福指数更高。
市交通运输局第一分局办公室副主任 肖晓蓉:观看了直播感受很深,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国际化大都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同施展了法术,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到拥有2000万人的现代化国际都市,深圳奇迹般崛起于中国南方,绽放夺目光彩。今天的深圳,已成为一座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城市,深圳特区的设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深圳是全国最年轻最有创新的城市。中国必胜,人民必胜,祝愿祖国中华儿女,华夏九州大地幸福安康,祝愿深圳在伟大祖国的怀抱中越来越强大!
市交通运输局第三分局办公室科员 黄芊: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了4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实现的五大历史性跨越,总结了经济特区40年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对新时代深圳经济特区建设提出六项明确要求,对经济特区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部署。如何学习特区建设经验,如何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工作要求,作为分局职工,我认为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更新知识观念、掌握过硬本领,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大局上想问题、办事情。埋头干事是根本,向先进地区学习、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是驱动,经济特区有经济特区的光明,小县城也有小县城的美好前景,放眼世界、求取真经,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事。
市交通基本建设质量监督站办公室科员 林圆嫦: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不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引进新的技术,借鉴好的经验和方法,把别人有我没有的东西拿过来用,用好、用顺、用长久、发挥效益,这也是创新。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领域的质量监督工作,也有创新的空间,要发扬深圳特区精神,敢闯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