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彭市镇文明新村:发展虾稻产业 建设美丽乡村

天门电视台报道(记者 吴丹 金斌 万穗彭市镇文明新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规模流转土地,发展虾稻共作产业;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走进彭市镇文明新村,虾稻田里,稻叶青青,碧水环绕;村居房舍,排列有序,干净整洁;通村公路旁,鲜花绿树,多姿多彩,呈现出一幅美轮美奂的田园风景。

彭市镇文明新村村民 胡水林:现在变化确实太大了,家家的房子都是楼房,路都是宽宽整整,而且还有路灯。我在外工作都想回来种田,说的是真心话。

建设美丽乡村,产业是基础。文明新村地处彭市镇近郊,由原新场村与胡咀村合并而成。作为传统的农村地区,文明新村过去以水稻种植为主,2018年,该村开始大规模流转土地,全力发展稻田养虾。

彭市镇文明新村党支部书记 胡小西:在家里有一定劳动能力的,田我们改造后,自己养一点,没有劳动能力的,就把田全部流转,每亩400元或者600元流转给养殖大户,流转给合作社。

土地流转后,文明新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种养环境,不少外出务工人员纷纷返乡投入虾稻产业中来。经过两年的发展,全村虾稻共作面积达到1800多亩,大家通过虾稻共作产业,获得了不错的收入。

彭市镇文明新村村民 胡国祥:现在水电路设施非常好,环境也非常优美,我们专门回来发展稻虾产业,这两年一直在家乡发展的蛮好。

在发展虾稻共作产业的同时,文明新村还把鱼塘改造提上工作日程。村里原有鱼塘200多亩,但这些鱼塘过去的承包费一直较低,没给村里带来多少收入。经过认真研究,文明新村决定挖深池塘,完善道路、电网等基础设施,改善鱼塘的养殖环境。目前,这一改造工程正在抓紧施工。

彭市镇文明新村党支部书记 胡小西 现在从20多个小鱼池全部改成4个大鱼池,整体承包,我们超过年10元的集体经济收入。

建设美丽乡村,还要做到生态宜居。文明新村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修缮村组道路,安装了路灯,清理沟渠并进行绿化美化,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组组清人人清”“厕所革命”等行动,对村里的垃圾、粪污、废水进行了彻底的治理和清理。村里安排保洁员每天清扫和清运垃圾,村民们养成了自觉打扫庭院,清除垃圾的习惯。

村庄美,产业强,精神文明创建同样精彩。文明新村充分发挥网络、墙报、文化栏的平台作用,按照导向鲜明、新颖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要求,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搬上网,搬上墙。同时,成立村民理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群众性组织,教育村民不奢侈不攀比,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