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荆楚风采 马湾:发展黄蜀葵产业 助力贫困群众增收

天门电视台报道(记者 田兴竹 汪永昌马湾镇充分发挥市华汇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的示范引领作用,建设黄蜀葵深加工基地,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近日,在马湾镇三合村的一块农田里,市华汇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马湾镇黄蜀葵深加工基地负责人彭国友正在为村民杨邵兵讲解黄蜀葵的种植要领。以前,杨邵兵种植黄豆和棉花,每亩地年收入1000多元,经过考察,今年他与加工基地签订了种植和收购协议,三亩责任田全部种上了黄蜀葵。

马湾镇三合村村民 杨邵兵 今年政府提供种子、肥料,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黄蜀葵)种好。

彭国友介绍,黄蜀葵是一种中药材,药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它的根、叶、花和种子都能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通过市场调查,去年,彭国友与回乡创业人士毛又平共同投资建设了马湾镇黄蜀葵深加工基地。马湾镇出台激励机制,鼓励村民带田入社,基地采取为种植户免费提供种子、技术指导、保底价收购的订单式帮扶方式,引导群众种植黄蜀葵。目前,全镇已有60多户贫困户种植黄蜀葵150亩。

马湾镇黄蜀葵深加工基地负责人 彭国友 我们考察的结果,种得好,最高产量(每亩)在8000斤左右,最低的也有4000斤,我们的收购价定的是8角一斤,每亩的收入差不多是3200元到6500元左右,这样对他们的增收效果是相当明显。

据了解,马湾镇黄蜀葵深加工基地一期总投资500万元,建有生产车间、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冷库、烘干生产线等,形成了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目前,基地已开展各类农业技能培训800多人次,解决劳动力务工2400多人次,发放劳务薪酬近20万元。

马湾镇廖湾村村民 张天才 每个月可以拿到2500至3000元,比在家里种地要强一些。

彭国友说,基地将统一收购农户手中的黄蜀葵鲜花,加工后销售给中药材公司。

马湾镇黄蜀葵深加工基地负责人 彭国友 跟贫困户签订有种植购销合同的,他们所有的产品全部交到我这里来,一朵都不让他们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