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广大医务工作者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坚持战斗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沿。他们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不顾个人安危,舍小家、为大家,毅然投身到医疗救治一线,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
为大力弘扬我市广大医务工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担当、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鼓舞士气、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夺取我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胜利,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拟给予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同舟共济”感染二区临时党支部集体和吴明雄等20位同志嘉奖奖励。
根据有关规定,现将拟奖励集体和个人基本情况及先进事迹(见附件)进行公示,公示期5天(2020年5月14日-18日)。公示期间,社会公众对拟奖励集体和个人有异议的可向市人社局和市卫健委投诉。
市人社局监督举报电话:0728-5223449,市卫健委监督举报电话:0728-5296010。
附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嘉奖集体和个人基本情况及先进事迹简介
天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天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0年5月14日
附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嘉奖集体和个人基本情况及先进事迹简介
嘉奖集体(1个):
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同舟共济”感染二区临时党支部,成立于2020年2月,由感染1区、感染2区、感染3区、感染4区、发热门诊组成,共有党员39名。主要负责收治新冠肺炎确诊及疑似患者,病区重症比例高。
自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战役打响后,同志们勇挑重担,不顾危险,忘我工作,一直坚守在最前线,无论昼夜,随叫随到。还有很多年轻的党员也主动请缨,放弃轮休时间,连续数个小时穿着憋闷的防护服,戴着厚厚的口罩,为病人输液、打针、测体温、换氧气、清理排泄物等,病区随处可见他们忙碌又疲惫的身影。期间有一个出生20天的早产儿需要进行气管插管,因为早产儿的母亲是新冠肺炎病人,临时党支部负责人李熊刚和新生儿科护士穿戴好全套防护用具,进入了新生儿隔离病房。患儿咽反射活跃,声门显露也较困难,因实际情况复杂,插管加辅助呼吸给氧反复数次,直至相关指征接近正常,最后结束时,负责人李熊刚累得直不起腰来,满头的汗水顺着眼罩往下滴。
尽管他们放弃了该有的休息,放弃了和家人的团聚,尽管危险就在眼前,但没有一个人叫苦喊累。他们深知“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号角”!在这场战役中,市一医“同舟共济”党支部的同志们用他们的真情、不惧艰险的工作态度和脚踏实地的行动,履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起而出,一线有我!克难攻坚,履职有我!担当有为,尽责有我!休戚与共,胜利有我!”的承诺。
嘉奖个人(20个):
吴明雄,男,1974年1月出生,1997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面对突然而至的新冠疫情,作为流行病学调查组组长,他带领全体成员与时间赛跑,同病毒博弈,在2个多月的时间里,共流调2100多人,查找密切接触者6600多人,撰写调查报告117份,疫情分析报告47份。在遏制疫情蔓延,阻断病毒传播中,被誉为战“疫”中的“前哨尖兵”。
宋江勤,男,1984年8月出生,2009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1月25日(大年初一)他带领市一医五名同志前往市疾控中心驻点开展核酸检测工作,连续奋战50天,完成各类人群核酸检测近万例次。3月13日撤离回市一医院继续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完成各类人群核酸检测近三万例次,抗体检测超七千例次,核酸日检测量由最初的38例提高到950例,其团队连续开展检测工作超过3个月,圆满完成医院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缪志侃,男,1991年4月出生,2019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一区住院医师。春节前夕,科室收治了天门市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患者,后转入候口分院进行隔离治疗,缪志侃医生毅然的向领导提出了请战的请求。经过一周的隔离治疗,患者病情得到好转,后转至天门市第三人民医院继续治疗。2月8日,他再次接到前线任务,立即前往天门市党校开展抗疫工作。3月5日,在隔离观察期满后,他再次要求在发热门诊继续坚守。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不退缩,不畏惧,始终冲在战疫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医务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宋彩红,女,1971年2月出生,1992年9月参加工作,现任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1月25日,市妇幼保健院被指定为新冠肺炎集中收治定点医院,面对疫情,她主动请缨,作为第一批医务人员进入隔离病区,她说“疫情不结束,我就不回家”。宋彩红带领团队接管隔离一病区,坚守抗疫一线共计28天,接诊患者78例,所管辖的患者没有一例轻症病人转为重症,而多例重症患者均治愈出院。在治疗患者的同时,也保证团队零感染。
鲁德宏,男,1973年3月出生,1993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1月24日,天门三医成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开始收治病人。鲁德宏同志积极请战,负责第二轮隔离病区医疗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在市一医专家组指导下,督导整个隔离病区130多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抗疫期间,他深入病区,仔细地查看患者病情,加大病房巡查次数,耐心做好病人解释、沟通工作;完善治疗方案,及时发现与干预病情变化,随时和市一医专家组沟通,处理,防止轻症及普通型患者转为重症;积极协调,安全有序的转运确诊及疑似病例50多人至市一医。鲁德宏同志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敬业与担当。
王玉芬,女,1982年10月出生,2009年11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市中医医院康复一区护士长。听闻市中医医院陆羽院区被征用做隔离病房,医护人员分批次轮班医护,王玉芬立即申请第一批轮班医护,“我是党员,我先上!”。王玉芬和同事们进入隔离区开始工作,一忙就是一整夜,没有时间休息,还要防止病人相互交叉感染,但她没想过退缩,总是第一个冲锋在前。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和普通的共产党员,她一直在一线坚守,参与重症病人的各项治疗护理的同时,关注轻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指导病人进行各项中医干预及康复锻炼,充实了他们的独居生活,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曾红波,男,1977年12月出生,2004年4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医院疫情防控副组长和医疗救治组组长,他带领全院医、护、技工作人员,不分昼夜深入医院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CT室、检验科、妇产科等重点科室检查指导工作,免费为发热留观和隔离人员进行CT、血常规检查700余人次。组织医护人员对发热留观区和确诊病例隔离区人员突发的疾病和基础疾病及时进行诊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了提高患者的报告准确率、救治率,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阅片会诊,将筛选出的36名确诊、102名疑似病例及时转诊至定点医院救治,因转诊及时,没有出现重症和死亡病例,出色地做好了新冠肺炎病人诊疗救治工作。
杨雨环,女,1992年7月出生,2016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多宝镇卫生院护士。在疫情危急时刻,她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主动请缨市一医重症病房专业护理工作。从1月28日起,她为确诊、疑似新冠肺炎病人测体温、查血氧饱和度、抽血、采咽拭子、送餐等共计120余人次,经她临床护理、治疗的患者30余例,没有一例意外情况的发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90后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新时代精神。
姚永涛,男,1976年10月出生,2011年6月参加工作,现任拖市中心卫生院检验科主任。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三十多个日子里,毅然挑起120司机的重任,他承担的任务是转运发热或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病人和确诊、疑似患者的密接人员到天门一医等市级定点医院确诊检查,护送咽拭子标本到市疾控中心做核酸检测。接到任务后,姚永涛二话没说,义无反顾地当上了“转运工”,一干就是三十多天。他每天走村过卡到市里,行程逾万里,接送病人近200人次,勇敢逆行,出色完成了发热病人接送任务。他与妻子张丽蓉(该院护士长)携手奋战抗疫一线的事迹在全系统传为佳话。
汪志刚,男,1975年4月出生,1998年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汪场中心卫生院副院长。1月22日,汪场卫生院收治了5名疑似新冠病例 ,在当时医院的医疗防护物资极度紧缺,医疗救治条件和设施极度不完善的情况下,他力排众议,坚持把综合楼一楼的5个病房隔离出来当做了临时隔离点,亲自带头参与这5名病人的隔离救治工作。很快,被转往上级医院的5名病例逐一被确诊。因为处置的及时与规范,这5名疑似病例均得到了有效地救治,医院未发生院感事件。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时候,他每天对40个病房进行两次查房,直接接触或处置确诊和疑似病例80余人、普通发热病例260余人、密切接触者470余人,是汪场镇防疫阻击战最美“逆行者”。
郭虎,男,1978年10月出生,2009年3月参加工作,现为横林卫生院医生。1月27日,作为主战场的市一医医务人员告急,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支援,他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成为市一医发热门诊接诊值班医师,参与全市发热患者诊疗工作,随时接诊处置各种危、急、重新冠肺炎患者。疫情爆发时每日接诊20余人左右,他依照国家新型冠状病毒医疗指导组公布诊疗方案,对每一名患者结合病史认真诊治,关心、照顾每一位就诊患者。他坚守第一人民医院的发热门诊40余天,直接接诊确诊、疑似新冠肺炎患者90余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务工作者在逆境中甘于奉献的精神。
马俊武,男,1971年6月出生,1991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麻洋镇卫生院副院长。他作为麻洋镇卫生院分管业务的副院长,也是该院抗击疫情的第一堵墙。疫情爆发伊始,他带头冲上前线,从1月22日至3月20日疫情好转,整整59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不顾自己患病在身,坚持给自己排满了所有发热门诊班,在他接诊的病人中有6名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刘辉,女,1991年9月出生,2019年9月参加工作,现为干一镇卫生院护士。作为新参加工作的护士,在疫情面前,她没有选择退缩。在接到市定点医院的紧急召唤时,收拾好简单的行李,与同事交接好手头上的工作,毅然逆行前行。在支援市三医院工作期间,为确诊病人、疑似患者服务长达14天,测体温、查血氧饱和度、抽血、采咽拭子、送餐打600人次。她以热情、踏实肯干、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满满的正能量鼓励着她护理的每个人。
肖晓林,女,1993年5月出生,2012年11月参加工作,现任九真镇卫生院护士长。面临严峻的疫情,她主动请战,支援一线,不计得失。她时刻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竭尽全力发扬白衣天使的救死扶伤精神。在市一医新冠重症病区与确诊病人长期接触,为病人开展采集咽拭子标本、日常护理等工作,支援抗疫一线达35天。
江小军,男,1975年5月出生,1999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佛子山卫生院院长。疫情发生以来,为确保不出现一例漏诊和误诊,他亲自排查每一个发热病人,决定留观或转诊。与每一个留观和转诊病人互留电话号码和微信,了解病人病情及心里状况。为消除职工恐惧,他亲自带队为留观病人采集咽拭子。作为当地卫生院的负责人,他每天来回奔波于门诊急诊、预检分诊点、隔离病房、乡镇政府、卡点等处,并带头在办公室值守,一张折叠床、一条毛巾、一个漱口杯度过了两个月。他带领全院医护人员不分昼夜奋战在疫情一线,展现了一名医务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李凤,女,1991年4月出生,2012年10月参加工作,现任卢市中心卫生院院感办主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从投入疫情防控之日起,她未曾休息过一天,带头在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留观病房值班,亲自采集咽拭子800余人,按院感防控要求,深入各科室指导医务人员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督导工作流程,不畏生死,细致入微,保证了医务人员零感染。
鄢子丽,女,1990年5月出生,2017年9月参加工作,现为净潭卫生院护士。疫情期间,净潭卫生院接到上级指令需抽调医护人员前往定点医院,她明知存在感染风险还是主动请缨,以饱满的热情、谦虚的工作态度、温暖人心的言语,悉心的护理每一位患者,赢得了患者及家属和领导的高度赞誉。在第一轮轮班之后院领导决定更换人员,但她却坚持再上一轮。
赵晖,男,1985年4月出生,2008年3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胡市卫生院医务科科长。疫情防控会议召开后,他迅速落实岗位职责,不分昼夜地在病区连轴转,同时还负责发热患者病史采集、流行病学调查、远程影像会诊及核酸采集工作,协同市一医做好双向转诊。在医务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他还负责每日巡查隔离病区、按时送餐及病区消毒工作。直接接诊或处置确诊、疑似新冠肺炎患者30余例,在治疗患者同时也保证团队零感染,用自己的付出彰显了责任与担当。
刘军舫,男,1976年2月出生,1999年12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皂市中心卫生院院长。从1月20日接到疫情防控的命令后,他第一时间召开院委会紧急会议,取消年休,消除麻痹思想,全员进入战备状态。他深入一线,不顾病毒感染风险,带领完成核酸采样约1100人份,深挖细查感染者3人,CT检查约350人次,排查发热及无症状患者约700人次、武汉三史发热155人。为解决医用防护物资紧缺,他奔波于仙桃、潜江等地,争取防护物资10件,减少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采购中西医救治药物12箱,逐人逐户为留观点人员、村、社区群众送药上门600人次,有效地降低了群众感染病毒的风险。他以自己的行动书写忠诚,是一名坚守在抗疫阵地的健康卫士。
吴俊园,女,1976年7月出生,2002年3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现任杨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她是勇敢无畏的“逆行者”,从1月23日开始,她就坚守在防控一线,负责对辖区内32个村卫生室医生及本院医务人员进行关于新冠肺炎防护知识的培训。同时还负责发热门诊的工作,对每一位发热病人认真筛查,对疑似病例及时与市一医新冠肺炎治疗专家组联系会诊,确保不漏诊一人。一个多月来,她吃住在医院,每天与病人近距离打交道,以自己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稳定医护人员和病人的情绪,守护群众的健康。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医护人员的医者仁心和医德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