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电视台报道(记者 田兴竹 熊旋)他组建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甜玉米和蔬菜,形成了区域性规模经济,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解决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今天的“中国梦 劳动美”专栏,让我们来认识2020年天门市劳动模范、市新农春甜玉米专业合作社社长陈小兵。
日前,在市新农春甜玉米专业合作社张港镇周铺村花菜收储点,几名工人正在将花菜打包,准备装车销往湖南。
受疫情影响,合作社部分社员种植的花菜一度滞销,3月份恢复生产以来,陈小兵积极为花菜寻找销路,为社员挽回了损失。
市新农春甜玉米专业合作社社长 陈小兵 把社员的蔬菜运往全国各地,主要是销往河南、湖南这两个一线城市。
陈小兵是周铺村人,2009年,他抓住村民外出务工大量田地闲置的契机,在本村及周边流转土地420亩,推行玉米、毛豆、蔬菜轮作种植模式,每亩收入6000至10000元。
市新农春甜玉米专业合作社社长 陈小兵 玉米+玉米+蔬菜,还有一种模式就是毛豆+玉米+蔬菜,这样换茬的话可以有序的把休田的时间缩短,也能得到实惠。
依托自产的大宗农产品,陈小兵建成了农产品收购站,由于近两年花菜、玉米价格好,他成了村里致富路上的带头人。陈小兵说,一人富了不算富,他要带着全体村民同奔富裕路。2014年,他带头成立了市新农春甜玉米专业合作社,通过订单方式引导周铺、河堤、茶店等村的村民种植甜玉米,为入社社员免费提供农膜,统一购进农药,统一测土施肥,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保底收购。由合作社统一指导种植的甜玉米单位产量比粗放种植增加30%,亩平收入增加1200多元。此外,种植结构的调整,使亩平收入达到8000至12000元。目前,合作社社员有1150户,种植规模超过4600亩。
市新农春甜玉米专业合作社社长 陈小兵 2019年,我们新农春合作社的(总)产值是4000多万元,纯收入是3600多万元,工人(人均)收入是16000多元。
在发展的同时,陈小兵还把精准扶贫放在心上。他通过逐户摸底,把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吸纳到合作社务工。村民张社珍就是其中一位,如今她的家庭年收入已经超过了3万元。
张港镇周铺村村民 张社珍 一年挣个一两万元钱,自己家里(有责任田),在他(合作社务工)也有个一万多元。
在合作社的精心帮扶下,2018年通过产业扶贫的10户贫困户率先脱贫,2019年全村33户贫困户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市新农春甜玉米专业合作社社长 陈小兵 2020年,我们合作社打算在蒋湖农场周边流转1000亩土地扩大规模,种植甜玉米加蔬菜。
此外,陈小兵还坚持为村民办实事,热心公益事业。为了方便村民出行,他出资15万元修建组级公路,改善生产条件。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带头并组织村民向武汉市捐赠10多万元的花菜,联系在外人士向本村捐赠价值3万元的抗疫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