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临时党支部: 筑牢疫情防控战斗堡垒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旗帜无声,鼓舞磅礴斗志;堡垒无言,凝聚强大力量。

面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天门高新园友谊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组积极响应号召,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措施、最果断的行动,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堡垒,把初心和使命践行到战“疫”的具体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

闻令而动,凝聚战“疫”强大合力
3月5日下午,在老园丁小区,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党员干部程洪波正在卡口值守,对进出小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严格登记。当天是他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第20天。
今年53岁的程洪波,2011年做过心脏支架手术。在得知市直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村)参与防控一线工作的安排后,他毫不犹豫,主动请缨,投身战“疫”一线。
“作为一名党员和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关键时刻我必须挺身而出,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程洪波说。
和程洪波一样,来自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的党员干部鄢岳斌也在老园丁小区坚守了近20天。
3月3日晚,患有高血压的鄢岳斌经过一轮夜班值守后,血压突然升高,支撑不住告假回家休息。经过短暂的休息,鄢岳斌血压恢复正常,第二天就匆匆返回值守岗位。“我们是有排班的,我状态调整好了就得马上到岗,不能因为我打乱了工作部署。”他说。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一个个党员,就像一面面鲜艳的旗帜,高高飘扬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友谊社区共有13个自然湾组,15个商住居民小区,2383户9490余名居民。疫情袭来,150 余名机关、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逆行而上、直面危险,扛起了各小区战“疫”工作。随着工作深入推进,我市实施社区封闭管理,越来越多的党员志愿者加入到社区战“疫”队伍中,友谊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组于2月底成立临时党支部,设立32个党小组,245名党员按照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防输入“三防”的工作总要求,冲锋在前,凝聚战“疫”强大合力。

把牢关口,守好社区“健康之门”
“麻烦登记一下,在这边测量体温”“您有什么需要可以跟我们说,尽量不要外出”……在爱民巷小区的卡口值守处,这样的话语市交通运输局党员干部彭定谦已经说了很多遍,但每一遍都不厌其烦。
爱民巷小区地处东风支渠旁,对外进出口共有8个,为了方便管理,小区将其他出口全部封闭,只留下了一个应急通道。
“我们每天都是3班倒,一个班安排4个人,每班都必须有两名党员带队。”彭定谦说,疫情防控一线在哪里,党员干部就得在哪里。
测量体温、身份信息登记、对进出人员进行询问、禁止外来车辆进入……这一个卡口,过往的车辆和行人,所有的防控步骤严格执行、一样不漏。在友谊社区的其他自然湾组和商住居民小区,也都是严格按照这样的标准执行。
“刚开始时,有些群众不理解,我们就耐心解释,大家慢慢地就都能理解并支持我们的工作了。”彭定谦说。“现在很多群众碰到我们都跟我们道谢,说我们为他们守住了‘健康之门’”。
友谊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临时党支部书记、工作组组长,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龚红敏告诉记者,临时党支部各委员认真落实包保责任,统筹安排分工,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坚持分组排班 24小时不断档,每天实时现场督导到点到位,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履行职责不到位,值守管控不严格,服务保障不尽心的提出当面批评,责令改正,进一步传导监督执纪压力,压实疫情防控责任。

真情服务,用爱战“疫”暖人心
当日下午3时许,在新园丁小区,来自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党员干部孙红波正提着一罐液化气,准备为小区居民聂爹爹送去。他告诉记者,像这样为小区居民送气上门已经七八次了,小区里没有电梯,有时候碰到高楼层也是累的够呛。“虽然累,但是为老人们解决了困难,心里很高兴。”他说。
孙红波表示,小区里像聂爹爹这样行动不便的老年居民不在少数,自己必须多花些精力为他们服务好。
一天下午5时许,正在小区门口值守的孙红波接到电话,小区里一名老人突然中风,情况危急。孙红波立即与社区汇报,同时与市中医医院联系,及时将老人送医救治,老人的生命得以挽救,其家属感激不已。
“我们还在小区里建了微信群,平时大家有什么需求,都可以在群里反映,我们第一时间帮忙解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孙红波说,微信群由专人管理,在了解到居民的需求后,会进行分门别类,组织人员分头采购,确保居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

“我们工作组既是管控组也是服务组,党员要亮明身份,为群众提供更加全面、更加细致、更有针对性的服务,特别是对重点人群要提供点对点的生活服务,提升小区居民生活质量。”临时党支部成立之初,龚红敏这样提出,大家全力践行。
行动是最有力的带动,示范是最鲜明的垂范。友谊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临时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干部站好岗、担好责、带好头,共同为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筑起坚强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