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电视台报道(记者 王帅 彭海军 吴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袭来,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款项、防疫物资和医疗队伍也纷至沓来。
自1月26日以来,山西省先后派出4批医疗队150名医护人员驰援我市,开展医疗救治工作。与此同时,四川省和重庆市也积极行动,派出一批疾控专家支援我市开展疫情防控。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当前来支援我市的外地医务人员全力投入战“疫”一线的时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战“疫”后方,为前方的“战士”们提供“一对一”服务,用满城的“志愿红”散发出温暖人心的光芒,为城市复苏播下生机,为战胜疫情积聚磅礴能量。
“我们这里后天要降温,可能有一场大雪,你有带厚衣服吗?没有的话我可以给你送一件过去,还有暖手宝也给你拿过去。”
“谢谢你们,太贴心了。我们来的时候,你们这边已经准备好了这些,衣服和暖手宝都有。”……
这是发生在志愿者肖迎澳和山西医疗队护师李宏之间的微信聊天。这样贴心的服务,在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每天都在上演。
为全力做好驰援我市医护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团市委迅速组建了“一对一结对志愿者”服务机制,对医护人员实行一对一服务:每一名志愿者对应一名队员,了解基本情况,收集队员需求,全力服务,保驾护航。
在此之前,为方便医护人员尽快入住酒店,帮助他们熟悉环境,团市委已组织志愿者,将医护人员的生活必需物资包括盆子、拖鞋、茶杯、袜子、洗手液、洗洁精、热水袋、指甲剪、保暖内衣、牙膏牙刷等近20种日常生活用品一一分配整理好,第一时间交到医护人员手中。
2月21日,山西医疗队医务人员郭雷向“一对一”结对志愿者王兴楷反映眼镜框断裂。受疫情影响,我市配眼镜的店子全部关停,一时间找不到配镜的地方。王兴楷迅速向团市委反映,经过多方联系沟通,最终联系到一家眼镜店店主为郭雷进行维修,不到三个小时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在这特殊的时候,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啊!”收到修好的眼镜,郭雷对王兴楷连连称赞。
“我们在这边工作和生活都还挺适应的,他们(志愿者)会根据我们的口味,尽量给我们安排对胃口的伙食,在生活上把我们照顾得非常周到。”在市疾控中心支援的四川省疾控中心专家组成员张林说。张林和一同前来支援的3名队员都是四川人,口味上要偏辣一些,志愿者每天都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决定是否加辣。
“医务人员也是普通人,面对疫情,冲锋在前是使命,心生害怕和恐惧也是人之常情。”志愿者贾莹说。为此,她录了一段主题为“同风雨,共抗疫,听我说声谢谢你”的暖心手语舞视频,发给自己“一对一”结对服务的医护人员秦晓宇,用这种方式为秦晓宇加油鼓劲。
此外,团市委也联合市教育局,开通了12355疫情防控心理咨询热线,从我市心理学会、未成年人辅导站、刘秋香名师工作室、市精神卫生中心等机构,组织17位经过系统培训并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中小学心理教师、国家心理咨询师组成咨询团队,向奋战在前线的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以及广大公众,提供危机心理支持与心理辅导,帮助大家缓解紧张情绪,克服恐惧心理。
“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他们远道而来支援天门,我们应该竭尽全力为他们服好务,让他们安心战‘疫’。”团市委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