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过央视栏目、全国科普竞赛获奖者、有个首批进入隔离病房救治SARS病人的护士长老妈……
这些标签,都来自同一个人——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医生杨光。作为山西援鄂医疗队天门组的一员,1月27日,他来到我市,加入疫情防控医疗救治工作。
硬核医生:出生医学之家,当过央视嘉宾
“母亲退休前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护士长,至今仍在发挥余热。当年她是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去救治SARS病人的医务工作者。”杨光说,受母亲的影响,高考时他填报了医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回到母亲工作过的科室,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
“临出发前,母亲再三叮嘱我注意防护,把她的经验传授给我,所以我是来打有准备之仗。”杨光说。
现年39岁的杨光,去年入党,是全国科普竞赛获奖者,曾应邀到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做嘉宾。该节目主要邀请权威的专家讲解、演示最实用、最科学的健康知识,足可见杨光的“硬核”实力。
“阳光”图案:成为病友识别山西医生的标志之一
2月12日,杨光和奋战在市中医医院的医护人员收到了一名病情好转、有望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病友写的感谢信。
“你们是天使人间现,巧手换得人平安;你们是战士英姿显,斗败病魔人称赞!”患者刘先生满怀感激写了这封信后,由于无法从病区寄出,他把感谢信发到了市中医医院新冠肺炎“战斗一线”微信群。
刘先生说,特别是要感谢杨光等山西的白衣天使,千里迢迢来到湖北防疫第一线支援天门,他们不怕脏,不怕累,不怕感染,我只能说一声谢谢他们! 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景丽英说,刘先生在杨光和同事们的悉心医治、照料下,病情明显好转。每次杨光到病区工作时,他的防护服上都画着一个阳光灿烂的卡通图像,因此很多患者一下子就记住了他的名字。 杨光的每一天,都是在查房、临床治疗、安抚病人情绪、传帮带市中医医院医护人员中忙碌度过,他和同事们所做的,被病人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封感谢信道出了所有患者的心声,也让医护人员受到鼓舞——“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份努力,最终都是有结果的。”杨光说。
铁骨柔情:最是那坚定的逆行和淡淡的思念
疫情战场上,杨光是勇敢的逆行者,铁骨铮铮敢担当。但下班后,脱下厚重的防护衣,拖着疲惫的身体,对家人的思念就会潜入心头。
杨光说,现在自己最牵挂的是“小棉袄”。“孩子2月27日就满2岁了,很遗憾不能和她一起过生日。” 杨光也相信,孩子长大后,一定会理解他的选择。
1月26日,从山西来到天门的途中,杨光写下了一段朴实的文字,被同事发在朋友圈(摘录部分)——
我不是勇士,更谈不上英雄,或者说我希望我没有机会当英雄。我只是个医生,在做医生应该做的工作。
和在大年初二奔赴湖北相比,我更愿意抱着快两岁的小女儿一起看小猪佩奇,顺便数落下开始中二脾气的大女儿;和即将要开始的湖北工作相比,我更愿意和肺癌4年的老爸斗个嘴;和需要投身于一场疫病防治相比,我更愿意听老妈讲讲她17年前抗击SARS的经历。面对未知的前路,我当然是害怕的。但是,这世上终究有很多事情是我们即便恐惧仍需面对的,这世上也终究有很多事情,是我们即便无奈也必须承担的。唯有热爱,唯有拼搏!唯有把我爱的人们挡在我的身后,哪怕多一秒。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其余的就留给自然规律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