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白云下,是蜿蜒的海岸线,翻滚的朵朵浪花。在没有冬天的季节里,看潮来潮去,日出日落。
对武汉的降雨降温,83岁的冷淑芬丝毫没有感觉。上月底,她就飞去了南方,特地躲避寒冷冬日和雾霾天气。在广东湛江的一座滨海小镇,她住在一家旅游度假村里,来年3月春暖花开,才会返回武汉。
和冷淑芬一样,出现在中国南方的湖北老人越来越多,他们像成群的候鸟一样,结伴抱团去过冬。避寒交友,养生养老,成为新时代老年朋友的健康新选择。
连续6年去南方过冬 她的朋友遍布全国
冷淑芬 女 83岁
越冬地:广东湛江
“这里真是蛮不错,欢迎你来玩啊!”远在湛江吴川市吉兆湾度假区汇景湾度假村,冷淑芬每次与老友通电话时,总不免了发出热情的邀约。
住在别墅区,紧邻大海边,空气和温度再适宜不过,仅仅来了半个月,冷婆婆就给这里留下好评:舒心、惬意、自在。
这已是冷婆婆连续6年去南方过冬。前2年,住在深圳的女儿家,严格来说算是投靠子女。最近4年,她去了三亚、西双版纳和湛江。仿佛,南方已成为她第二个家。
冷婆婆是武汉人,退休前在潜江高中教书。六年前老伴去世,三个子女都不在身边,冷婆婆一个人待在武汉的家里,睹物思人,悲伤总是难以自抑。
老母亲的心病,让子女们很是牵挂。在天津的小儿子把冷婆婆接过去,生活了一阵子,她不太适应。女儿在深圳成了家,冷婆婆接着到了南方。
“深圳空气、环境都很好,不过住在女儿家,我也是不习惯。”冷婆婆说,女儿女婿要上班,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自己截然不同。她向来怕麻烦孩子,心里越发不舒服。
一次,她与朋友网上聊天时,朋友说三亚适合老人过冬,想有时间去一次。“深圳离三亚这么近,我干吗不去呢?”朋友的话,启发了冷婆婆。挂断电话后,她立即上网查询三亚的酒店,找到一家民办养老公寓的电话,每月3000元,包吃住。
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温暖的气候,有山有海,走出去的冷婆婆一发不可收拾。看到过冬的老两口,她甚至有些后悔:没有在老伴在世时,陪他一起来南方过冬。
在三亚过了两个冬天,冷婆婆爱上了这样的旅游养老方式,第三年她和朋友去了西双版纳,今年又相约来到湛江。人到耄耋之年,加入“候鸟老人”大军,冷婆婆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多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生体验。
冷婆婆所在的度假村,同时接待了88位老人养老,最大的89岁,最小的55岁,其中有40多位来自武汉。“经常听到公寓里讲武汉话,大家在这感觉很亲切。”冷婆婆说,平时大家没事聊天、打牌、健身,周末老板组织去周边旅游,她喜欢捡海螺,看日出日落。
虽是孤身一人,但冷婆婆到哪里都不缺朋友。她待人和善,还有一身舞蹈才艺,平时免费教老人跳舞,春节组织大家排演联欢会,连老板都拍手叫好。每到一处老年公寓,很快就会成为最受欢迎的老人之一,她也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候鸟老人。
养老旅居的生活多姿多彩,赶走了老伴离去留下的悲伤和孤独。冷婆婆留恋三亚的美景与气候,痴迷西双版纳少数民族的歌舞,醉心湛江吴川小城的静美。几年下来,健康相伴,快乐相随,精气神十足。
“有些老人想不通,觉得花的钱不值。”冷婆婆说,父母的健康是子女最大的福气,老人去南方过冬,身心愉悦,自然健康长寿,不给子女和国家增加负担。
外孙女遇冷就咳嗽 老两口带娃去海边
陈炜 男 69岁
越冬地:海南三亚
11月初,赶在机票涨价前,家住洪山区的陈炜和安淑芳飞到了三亚。两位老人年近七旬,第一次去海南过冬,同行的还有女儿和4岁的小外孙女。
说起三亚越冬之旅的初衷,一家人更多考虑的还是孩子。“在武汉每年一到天冷的时候,小家伙就咳嗽。”陈爹爹说,女儿女婿带孩子去医院看过很多次,吃药、雾化、打点滴。可能是体质弱,抵抗力差,也可能是武汉冬季空气不佳、气温偏低,小孙女的症状总不见好转。
亲戚家早年在三亚买了一套房,大半年都空着,只在冬天过来。听说孩子入冬就咳嗽,亲戚建议他们到三亚过冬,那里是养生疗养的理想之地,还专门把自己房子的钥匙给了陈爹爹。
“这里的冬天比武汉暖和多了,大人小孩都喜欢。”老伴安婆婆说。
一家人住在三亚市吉阳区人文水岸小区,最近陈爹爹发现,陆续有人带着大包小包来到三亚,其中来过冬的老人居多。这里位于市中心,生活方便,周边菜场、超市、商场、医院配套设施齐全,还有专门针对外地过冬孩子就读的幼儿园。
每天,一家人像在武汉过生活一样,去菜场买菜,回家做饭,出门遛娃。“物价确实有点高,比武汉高个两三成。”陈爹爹说,但三亚的舒适环境,是在武汉花钱都买不到的,家里的窗户一周见不到灰,马路上的车子大都一尘不染。
到了三亚,海边是必去的。从小区到海边,乘坐公交只用几分钟。又白又细的沙子,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亮。海浪一个接着一个地冲上岸边,拍打着人们的脚丫。见到美丽的大海,小孩欢呼雀跃,老人心旷神怡,忍不住脱下鞋袜在沙滩上漫步。
周边游也是少不了的安排。亚龙湾、天涯海角、南湾猴岛……老人、孩子玩得不亦乐乎,“往年冬天在家里,我们怕冷都不出门,今年来南方过冬真是来对了!”
不知不觉在三亚生活了40多天,第一次去异乡过冬,老人总不免想家。但让陈爹爹和安婆婆感到欣慰的是,孙女的咳嗽次数明显少了,脸上的笑容逐渐多了。孩子少遭罪,大人也就安心,他们准备明年3月底再回武汉。
身体好转的不只孩子。上个月底,因为家里有事,安婆婆回武汉来处理,赶上降温她晚上盖了两床被子,浑身还是不舒服,觉得关节疼痛。忙完她又赶紧去了三亚,疼痛才渐渐消散。
临近农历新年,女婿刘先生也已做好前往三亚的准备,一家人将在那里共同度过春节。
夏去鄂西冬去南方 还捡起了摄影爱好
赵宗安 男 79岁
越冬地:云南西双版纳
夏天避暑,冬天避寒,这样候鸟迁徙式的养老生活,79岁的赵宗安和老伴朱端淑已过了八年。今年冬天,他已飞往云南西双版纳,一个月后再前往广东惠州越冬。
赵宗安是一位退休老师,年轻时忙于教学和家庭,生活节约,没有时间去旅行,更无暇顾及自己的摄影爱好。退休后他报过旅行团,每次跟着导游,腿脚有些跟不上,几天下来照片没拍好,玩也不尽兴。到了武汉的冬季,一早出门买个菜都冻得发抖,通常他都待在家里,哪儿也不去。
一次与退休同事交流时,他得知,不少朋友过着候鸟旅居的生活:只需支付交通费和房租费,到风景宜人的外地过上一段时间,游山玩水的同时,也避开了武汉的酷夏和寒冬,便于进行慢病管理、康复疗养。
从此,赵宗安成为一名候鸟老人。夏天去神农架、恩施、利川、巴东,冬天去海南、广东、广西,渐渐习惯了像候鸟一样迁徙。
云南西双版纳,既有美丽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也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今年,赵宗安夫妇和两位朋友调整南下方向,来到彩云之南。
在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赵宗安入住的酒店共有5层楼、50间房,客人几乎全是过冬老人,其中四川人居多。每月房费1500元,酒店提供公共厨房和炊具,客人可以自己买菜做饭。
“我们对吃住要求不高,出来主要为了避寒和旅游。”赵宗安说,这次云南之旅不虚此行。对于候鸟生活带来的妙处,他是深有体会。
当地天气早上凉,到了下午接近30℃,在房间里穿件薄毛衣就行。每天都是艳阳高照,空气优良,老人随意外出,确实是避寒的好地方。
来西双版纳才十多天,他们已去逛了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傣王御花园曼听公园,参观了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勐泐大佛寺,乘船游览了澜沧江风光。在当地的傣族园,他们到傣族人家里串门,体验绣花、织布,吃菠萝饭,欣赏泼水表演和歌舞演出。
相比跟团旅游,旅居养老时间宽裕、节奏缓慢、自由度高。赵宗安不用担心赶时间,他扛着相机,尽情拍摄,一天下来内存卡空间所剩无几。晚上回到酒店,再用带来的笔记本电脑整理好照片,不需要等回武汉打印出来,就能与亲友即时在网上分享。
几位老人上了年纪,只图玩得开心,没必要过分劳累。要是乏了,就在酒店休整一两天,恢复体力后再出行。过两天,他们准备去趟西双版纳植物园。下个月,结束云南的旅程,他们将出发去惠州,在那里继续过冬。赵宗安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明年冬天还要再出去。
互助送医自筹寿宴 过冬老人们如同亲人
余孝英 女 68岁
越冬地:广西北海
去广西北海过了4年冬,子女不在身边,湖北沙市的余孝英和老伴从未感到孤单。
“在这里过得很热闹、充实!”余孝英说,她很享受在北海的生活,候鸟老人抱团养老,就像一家人一样。如果在老家过冬,反而会觉得有些冷清。
余孝英去北海过冬,也是受朋友影响,4年前,沙市就有很多老年人在冬天前往南方。余孝英的老伴入冬就咳嗽,她就跟女儿说起去北海疗养的打算,女儿非常支持,老年人一起过冬,不愁吃喝,也不寂寞。从此,每年冬天,余孝英和老伴都去了南方。
蓝天白云,大海沙滩,每年在北海银滩住上3个月,老人们神清气爽、流连忘返。候鸟老人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湖北的不在少数,大家年龄相仿,有着类似的生活经历,多的是共同话题。每天早晚跳广场舞,元旦和春节开联欢会,吹拉弹唱样样精彩。
最让余孝英感动的是,住在这里的湖北候鸟老人亲如一家。前年,一位武汉的老人在酒店的沙发上不慎摔伤,十多位湖北老人想方设法帮忙送医,后来又分批去医院看望。
去年,沙市一位婆婆迎来八十寿辰,大家集资给她筹办寿宴,买了水果和蛋糕,在酒店布置了场地,订了几桌饭菜。生日宴会上,老人们齐声为婆婆唱生日快乐歌,其乐融融。婆婆的女儿在外地很感动,坚持把饭钱转了过来。
余孝英的两个女儿分别在武汉和广州,孩子们都很懂事孝顺,平时也经常与她视频通话,也多次用快递寄来吃的。去年,外孙和外孙媳妇还特地来北海看望她和老伴,一起过了春节。余孝英说,如果自己在沙市的家里过冬,每年春节女儿们都要大老远赶来,再马不停蹄赶去她们的公婆家拜年,来回太折腾,她于心不忍。“只要一家人都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