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快舟·楚天号”发射成功 湖北元素闪耀太空
11月17日18时,“快舟·楚天号”快舟一号甲遥七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将两颗KL-阿尔法通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距离上一次发射间隔仅102个小时,充分展现了快舟系列运载火箭快速总装测试、快速发射履约的能力,也为后续高强度的密集发射夯实了基础。”在汉企业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科研技术部副部长赵爽表示。
记者现场看到,火箭箭体上展示了龙图腾,繁体“汉”字等湖北元素。据了解,此图腾是火箭公司专门为“快舟·楚天号”设计,将楚文化中的龙符号抽离,并结合火箭公司标识中的龙标设计而成,达到彰显楚文化的目的。
“箭体的图腾设计凸显了荆楚文化特色,向世界展示了湖北形象。”火箭公司总经理查雄权说。
此次发射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今年第3次执行发射任务,也是其第5次完成商业发射,并保持发射成功率100%的纪录。
据悉,火箭公司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投资建设的火箭总装总调中心,一期项目已完成全部工程建设,12月将投入使用。届时,该生产基地将形成年产20发运载火箭的能力。
“今后赴发射基地的人员可能减少,武汉的总装中心投产后,火箭舱段装配、总装测试都会在汉进行,等通讯链路搭建完成,武汉指挥中心就能看到现场发射情况。”赵爽说。
仅隔102小时,快舟又升空
“湖北造”再创纪录
11月17日18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两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新华社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许旷 通讯员 曹梦
11月13日11时40分,“湖北造”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和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接力发射,中国航天发射创新纪录,175分钟连发两枚火箭,创造中国火箭发射间隔最短纪录。
102小时后,11月17日,快舟一号甲再出发,创造同一型号运载火箭在同一发射场发射间隔最短纪录。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见证这一刻。
快舟加速度,发射趋于密集
“一个月前,我们的两发火箭首次同时进入发射场,节省时间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运输成本。”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科研技术部副部长赵爽表示,两发火箭同时进场,也为以后更密集的进场工作积累经验。
火箭抵达发射场后,任务试验队立刻交叉开展相关测试工作,并分别进行星箭对接及后续发射流程,合理解决资源冲突,保证任务顺利执行。
此外,火箭分段运输进场,将装配工作移到总装测试环节,30分钟即可完成全部测试。
放在车上就能发射,这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一大特点。普通火箭发射之前可能要准备至少一个月,而快舟一号甲采用车载移动方式发射,可以在几天内完成发射准备。
火箭发射时,尾部火焰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会对发射车造成不同程度损害。按传统模式,发射结束后,发射车会运回孝感进行修复,耗时半个月左右。此次发射,所有检修工作人员、相关检修设备都一起进场,能实现及时修复。
11月13日发射后,检修工作人员一天时间修复,半天时间测试检查,确保了17日的发射顺利进行,再次展示出快舟团队的应变能力和技术实力。
“今后会采用一车一箭发射,无需等待地面装置修复,发射间隔时间将更短。”赵爽说。
定制化设计,节省数千万元成本
此次快舟一号甲以“一箭双星”的形式发射,两颗卫星串联布局,并且需要运行在1050公里和1425公里两个不同的轨道面上,难度较大。
这是快舟火箭、也是我国固体火箭第一次执行一箭双轨任务。
快舟火箭总体设计师王晓玮介绍,按照常规模式,快舟一号甲的运载能力无法满足任务要求。火箭公司联合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开展定制化的设计与服务,充分挖掘星、箭动力系统潜力,提高运载火箭有效载荷利用率。先将A星送入1050公里圆轨道,再将B星送入远地点1425公里椭圆轨道实施分离,之后B星滑行到远地点依靠自身点火进入预定轨道,仅消耗卫星自身少量的推进剂。
“对卫星来说,只是牺牲少量推进剂,不再需要额外再采购一发火箭或是选择运力更大、价格更昂贵的火箭,一下子节省了三四千万元发射成本。”王晓玮说。
箭体印有湖北元素,向世界展示湖北形象
记者现场看到,快舟火箭箭体展示了专为“快舟·楚天号”设计的龙图腾,以及繁体“汉”字等湖北元素。
武汉市科技局相关人士表示,火箭公司此举表达出在汉加强研发提升创新能力和扩大产业发展的决心。
“作为湖北的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去宣传湖北,对外展示湖北的良好形象。”火箭公司总经理查雄权说。
记者注意到,箭体上方还有太平洋保险集团的企业标志。据了解,太平洋保险集团旗下太平洋产险湖北分公司作为快舟火箭承保方,在箭体上进行了广告投放,这也是火箭公司首次箭体广告投放。
按公司规划,从火箭箭体上进行广告品牌推广到未来太空旅游,凡是能与商业航天有关的盈利模式,火箭公司都有意探索。
“我们要做的是商业航天整条产业链,目前已有不少企业有合作意向,今后多个商业广告将随着快舟系列火箭飞入太空。”查雄权说。(记者许旷、通讯员曹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