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四力”教育实践进行时 胡市镇:变废为宝 草编“编”出致富路

天门电视台报道(记者 汪永昌 实习生 艾帅胡市镇群众素有编制草制品的传统,产、加、销的草编产业链条初具规模。目前,该镇干稻草年供给量达1.2万吨,而年可加工稻草1万吨,草编产业产值近2000万元。草编不仅变废为宝,有效解决了秸秆综合利用的难题,而且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成为当地农民增收和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近日,记者在胡市镇宋大村看到,家家户户做草编,男女老少当工人,处处都是编织草绳、草垫等草制品的繁忙场景。

胡市镇宋大村村民 宋运美:农忙的时候我们就在家里做农活,到农闲的时候再做这个垫子,每天都有约100元的收入。

仅宋大村一个村就有两个草编专业合作社,每年能消化稻草4000多吨,带动周边20多户贫困户,平均每户每月增收1500元至2500元左右,确保了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拔掉“穷根”。

据了解,草编加工就是把田间的稻草收集起来晒干,利用草编机编制成草袋、草绳、草帘、草垫等制品,其广泛用于包装、建筑、运输等多个行业。

胡市镇胡市草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程文平:(草编)非常符合国家环保要求,它可以降解,这个草编市场一直都是非常好。

胡市镇王清华草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王清华:我们一般都是(销往)武汉、咸宁、襄阳(等地),一般都是酒厂的,他是要我们这个稻草去发酵,今年的情况还是可观的。

胡市镇对草编行业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支持广大农户注册成立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收割齐草,保障稻草供应,同时,加大收草大户奖补力度,严格落实稻草收储政策。

胡市镇宣传干事 邓仁恒:镇委镇政府高度重视草编加工生产,对年收储500吨以上的合作社,每吨给予30元的补助。截止到目前,我镇齐草收割比例达到60%以上,既有效减轻了我镇的秸秆禁烧工作压力,又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如今,胡市及周边村镇的稻草不愁销路。目前,该镇生产加工的蔬菜大棚防寒用的草垫、抗洪抢险用的编织袋等产品,主要销售到拉萨、贵州、武汉等地。通过互联网销售,他们还让胡市草编走出国门,远销新加坡、日本等国家。

同时,草编还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胡市草编大户在周边县市乡镇开设草编营销点,以该镇为中心的草编加工基地(合作社)辐射带动从业人员几万人,一个劳动力平均年务工收入达到2万元左右。草编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草编加工这一地方传统手工业,被评为全省十大劳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