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干旱少雨,他的超级大红薯却遍地都是,怎么做到的?

《政协之声》


《政协之声》是一档以解读政策、提案追踪、展示委员风采、反映委员心声为主要内容的电视节目。


期待您的关注与支持!


政协之声2019年

第七期

政协之声2019第七期视频

内容提要



1、充分发挥社区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是我市建设城市美、产业强、生态好、民生优的现代宜居宜业之城的必然选择。今天的提案追踪我们就来关注一份《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几点建议》提案的办理情况。


2、七年间,二十多个红薯种植品种的试种,无数次的失败,没有将坚韧、执着的硬汉打倒,相反越挫越勇。天道酬勤,多个品种试种成功,他成为技术专家,创办的合作社多次被评为“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今天的委员风采我们一起走进市政协委员、天门市聚源盛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夏宇杰。




委员风采


夏宇杰用双手丈量土地 用激情燃烧岁月


记者 熊壮


【导语】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立志在生养的沃土开创一番天地。七年间,二十多个红薯种植品种的试种,无数次的失败,没有将坚韧、执着的硬汉打倒,相反越挫越勇。天道酬勤,多个品种试种成功,他成为技术专家,创办的合作社多次被评为“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级示范社”。他就是市政协委员、天门市聚源盛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夏宇杰。




金秋十月,多宝镇刘夏村一块33亩的红薯地,迎来了丰收。地里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一台打藤机、一台起红薯机迅速作业后,二十多名村民快速捡着红薯,然后装车,运输。在一旁有条不紊指挥着的天门市聚源盛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夏宇杰,满眼含笑,享受着收获和成功的喜悦。



今年干旱少雨,红薯原本会减产,可在前期夏宇杰通过起高垄保住水份和放滕盖住地表皮锁住水份等技术,使三千多亩红薯地的产量丝毫没有受影响。对于夏宇杰而言,技术的攻关和成熟比红薯喜获丰更让他感到欣慰。


2009年,从事农产品种植加工业十多年的夏宇杰,经过多方考察,发现在多宝种植红薯有诸多优势,并且大有可为,于是流转了五十亩田地,成立了“天门市聚源盛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种植红薯。万事开关难,由于不懂技术,头几年,红薯的产量都比较低。


从此,夏宇杰走上了艰辛的试种之路。每天到地里观察,查阅大量的书籍,外出学习,向同行请教。七年间,夏宇杰共试种了二十多个品种,2016年,四个品种试种成功,技术成熟,夏宇杰开始大面种种植和推广。


可2016年百年未遇的洪涝灾害,使夏宇杰的一千多亩红薯地全部受淹。这时,镇委、镇政府及时给予帮扶。


夏宇杰说,创业是不易的,但每每攻克一个难题,取得一点进步,都会感到很快乐。而国家各项鼓励、扶持政策和镇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总会让他感到很温暖,干劲十足。现在合作社以薯类、玉米、高品质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基地面积8000亩,薯类加工生产线2套,年加工能力2万吨。社员也从最初的十几户发展到现在的115户,同时还带动周边300多个散种农户发家致富。



夏宇杰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合作社金融扶贫贫困户60多人,吸纳6个贫困户就业。


2016年12月天门市聚源盛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荣获“国家级示范社”称号,2016-2018年均被评为“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

   

担任市政协委员,夏宇杰认真履职尽责,撰写了多个高质量的提案。其中《关于对多宝镇向阳新村、刘夏村、联河新村实施高标准农田基础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办理。此提案涉及平整土地1万亩,相关部门当年立项,项目资金达1900万元,目前正在实施中。这让夏宇杰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详情请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