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电视台报道作为国家示范样板,如何引领农业转型,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为根本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做好品种、品质、品牌三篇文章,着力提升农产品供给水平,推进农业生产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
近年来,借着国家棉花政策调整的契机,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农业产业发展,全市形成了三大高效农业板块———“天东双水双绿”、“天西蔬菜药材”、“天北四季瓜果”。一批放心菜园、地道药园、精品果园、美丽花园、生态田园不断发展壮大。
仅去年,全市就整合资金2000多万元,推进以张港镇7万亩花椰菜、多宝镇7万亩萝卜、3万亩甘蓝为核心的省级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辐射带动蒋湖、拖市等乡镇场发展蔬菜种植30万亩,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对新建钢构大棚实施奖补,鼓励城郊乡镇发展设施蔬菜、瓜果种植,全市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3.6万亩。同时推动汪场黄花菜、九真慈姑、岳口芋环等特色蔬菜做优做精。依托丰富河湖资源,发展莲藕、茭白、湘莲等水生蔬菜产业,全市水生蔬菜种植基地面积达2.5万亩。
鼓励发展休闲旅游,形成了以黄潭七屋岭、岳口丰水湾等为代表的蔬菜瓜果采摘示范点。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共有蔬菜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500多个,张港、多宝等乡镇超过七成农户转型种植特色蔬菜,亩平效益可提高2000元,菜农人均年收入超过1.8万元。
此外,市政府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应用,做好技术培训保障,通过全面推进农业生产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绿色种植,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覆盖率和作业链条,引导农业生产从粗放型向科技效益型转变,夯实品质关,提高效益值。
市场驱动,创优品牌。鑫天公司辐射带动种植面积36.5万亩,生产加工的蔬菜和水产品品种达20多个,年出口创汇800多万美元;武汉红日子有限公司订单种植面积4万多亩,年加工甘蓝、萝卜、豇豆等蔬菜4万吨;拖市鸿远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上好佳、好丽友等企业建立2000亩马铃薯订单供货关系……统计显示,仅蔬菜加工企业,全市就有20多家,省级龙头企业6家,年加工蔬菜15万吨。
近年来,市政府实施品牌强农战略,通过引进培育龙头加工企业,对企业技改扩规,或获得“三品一标”、“一村一品”认证,或通过中国驰名商标、湖北省著名商标认证的主体给予奖补。全市现有蔬菜绿色食品7个,有机农产品2个,地理标志1个,认证面积14.11万亩,张港镇、黄潭镇万场村、九真镇明庙村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和玉”牌花椰菜先后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全国知名农产品”等,红日子“北极源”商标在国外成功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