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地铁APP也能到北京上海使用?区块链应用将全面走进百姓生活

数字经济时代的未来什么样?在刚刚结束的2019云栖大会上,区块链技术专家蒋国飞告诉记者,区块链将是未来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像水电煤一样,充足现有的生产力、生产资料与生产关系。在今天云栖大会的区块链分论坛上,蒋国飞指出,区块链将构建信任机制的基础设施,未来,上链量将成衡量数字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

蒋国飞介绍,蚂蚁区块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金融级区块链引擎,目前,技术上已经能够支持 10 亿账户规模,同时能够支持每日 10 亿交易量,实现每秒 10 万笔跨链信息处理能力(PPS)。他还预测,1年内,将出现一批千万日活的区块链应用。

在云栖大会上,蚂蚁金服发布了区块链生态战略,通过与Hyperledger发布跨链合作,提供多样性的技术服务,还发布跨链产品 ODATS。如今,资产在数字化,信息在数据化,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理世界正全面向数字世界映射,票据、身份、合同、资产等数字资产正在不断诞生。人们的日常交易和行为数据经过再加工已经衍生成为一种强大的生产力,“在这样一个时代,区块链将成为构建信任机制的基础设施,为线上资产流转提供非常好的基础。”在蒋国飞看来,区块链将构建一个全新的网络,使得平面信息网络向立体化发展。在这个立体网络中,流转效率会得到空前的提高。

“它像一个齿轮一样让参与各方,人、机器、机构之间无缝的合作和专业的分配,最终将构建充满信任、极其高效的契约社会。”蒋国飞说。

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极为科幻的想法,但落实到生活中却显得很具体。例如,一个武汉人通过“武汉地铁”App去上海乘坐上海地铁,这在封闭的商业环境中必然是不允许的。因为对于武汉地铁公司和上海地铁公司来说,他们是一个独立的商业体,这名乘客的钱如何收?怎么收?谁来收?这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难题。

但是如果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构建一个“上海地铁+武汉地铁+结算平台”的高效契约网络,通过智能合约的方式来明确“一个武汉人通过武汉地铁App在上海乘坐地铁如何分润”——例如分上海地铁70%,分武汉地铁30%,因为上海地铁提供了地铁服务。未来,可能一个武汉地铁APP就能乘坐全国的地铁,这就是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改变。

在应用层面,“普、惠、暖”是蒋国飞着重想要强调的案例。蚂蚁区块链在浙江台州中心医院开通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医疗票据服务,保险理赔从以前的半个月缩减到几分钟甚至几秒钟;今年年初,蚂蚁区块链推出供应链金融平台“双链通”,让原本3个月的账期缩减成1秒;此外,蚂蚁区块链还加入了阿里整个的生态技术扶贫道路,通过跟贫困县区合作产品溯源,推动产销对接。今年初,来自湖北枣阳的黄桃就有利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种植的尝试。就在本次云栖大会上,蚂蚁区块链还与全球最大的种子和农药公司拜耳(作物科学)达成了战略合作,共同建设农业区块链。而这也是蚂蚁区块链在农业领域的首次深度应用。

(湖北广电融媒体记者 邓吉 责任编辑 马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