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友发近照
视频来自天门新闻△
扎根第二故乡书写质朴人生
——访“天门好人”敬业奉献之星青友发
邓慧遐见习记者薛烨尧
他从四川大山深处走来,扎根湖北天门50载,不忘初心、保持本色,耄耋之年仍在奉献余热。他就是87岁的“天门好人”敬业奉献之星———青友发。
不论身在何处传承红色基因
1933年,四川省蓬溪县新会镇猫山村,村民青胡氏家新添了一个男婴。诞下男婴的女人是一名中共党员,负责地下联络工作,人称胡知兰。此人便是青友发的母亲。
1950年4月,胡知兰毅然送儿子青友发参加解放军。
参军期间,青友发牢记母亲的教诲“对党忠诚,永不叛党”,在战斗中他听从指挥、服从安排,从事过情报侦察,参加过剿匪战斗,当过首长的警卫员,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屡获战功。面对记者时,青老拿出了两个特殊的证书,一张颁发于1952年8月17日,落款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邓小平,还有一张颁发于1953年元月一日,落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罗瑞卿。
岁月无声,很多具体细节现在已成为模糊的记忆,但“忠诚”二字对老人来说,却伴随时光,愈发坚定。
1953年,青友发报名参加抗美援朝,但因身体原因未能如愿,当年底,他退伍返乡。从部队退伍后,青友发响应“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号召,回到广袤农村。
1954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也因他一直以来的出色表现和坚定信念,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扎根基层的青友发,在家乡先后当过村支书、乡民政干事、县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四川省林业厅大金森林工业局干部,1956年因为单位缩减编制,青友发退职回乡。
心有质朴情怀第二故乡建功
1969年,青友发迎来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在一位定居江汉平原的战友介绍下,他带着妻儿来到天门,在多宝镇红土村落户。
那一年,在开挖汉北河工地上,一支支施工队伍干劲十足。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有一位四川口音的外乡人,此人正是青友发。作为其中有文化的一员,他白天参加劳动,箢箕、铁锹不离身;晚上奋笔疾书,在煤油灯下“爬格子”,整理劳动中发现的先进事迹。
汉北河开挖结束的那一年,青友发来到红土村,成为一名小学校长。
在任职红土大队小学校长期间,青友发兢兢业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学校推行学生军事化管理和勤工俭学,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捡粮食、拾小麦。“8000斤小麦的价值,能够负担起全校学生的笔和本子。”老人至今印象深刻。
在他的教育理念推动下,学校培养出了多宝镇第一批大学生。学生中,胡国新成长为土壤研究专家,胡新丑当上金融家,胡福忠、胡友明跻身企业家……一个个行业翘楚,无不印证着青友发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启蒙教育、科学理念。
41年后,1978届学生相约重回故土,专程拜访青友发,并为他举办专场“感恩会”,将刻有“山高水长有时尽,唯我师恩日月长”的工艺品赠送青老师。
发挥余热奉献助力乡村发展
这些年,青友发经历了孙女患病离世、老伴中风撒手人寰、儿子因癌症去世的各种磨难和打击,尽管一贫如洗,他还是隐藏功名,没有拿出优待证明,扛起整个家,从未向组织提任何要求,反而愈发坚强,依然在乡村里发光发热,深得村民们敬仰。
“去年我们才知道青老有战功证明,这是能够享受优待政策的,以前他从来没有和我们提起过,在他最需要的时候,却主动放弃了这些待遇,不愿意给党组织添麻烦,这几年他们家遭遇的变故很多,我实在看不过去了,帮他争取了一些补贴。”村干部胡平安说。
在青友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红土村建立了农村老年志愿服务组,这支自发形成的民间团体,无偿帮助留守老人,形成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远亲不如近邻的良好风尚。
“哪家婆媳关系紧张,他都会去劝和。”红土村的村民说,就是青友发这种不计得失、不提困难的精神,推动着乡风好转、邻里和谐互助。几十年如一日的邻里互助,让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在青友发的言传身教下,红土村逐渐改变了落后面貌,跻身为红旗党支部。
不仅如此,青友发还关注并学习新知识,为村里发展花生产业出谋献策;发挥毛笔字写得好的特长,书写正能量的宣传栏。
花生一直是村里的主要经济作物,但是由于品种未升级更新,出现了产量下降、价格走势过低甚至滞销的局面。青友发根据多年来的观察,积极出谋划策,建议合作社走出去,引进技术,改良品种,形成规模化种植。
村里和合作社采纳这些建议并立马付诸行动,多宝花生产业逐渐形成当地品牌,带动贫困户增收,成为周边地区学习的样板。
“人生不能忘本”这是青友发的人生箴言。他正当壮年扎根红土村,早就把这里作为第二故乡,87岁高龄的他,还协助村“两委”增强凝聚力、战斗力。
“在青老的影响下,村干部为民服务意识增强,每月听青老讲党课,成为党员继承发扬优良传统、接受思想洗礼的一种有效途径。”村干部胡平安说。
沧桑岁月,青山不老。如今,青友发的事迹早已深入红土村村民心中。他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平凡的伟大,给人带来了无穷的力量。
综合:天门新闻、天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