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文明20条》第16条倡导市民文明养犬,要求遛狗要拴绳,及时清理粪便。
而近日,市创文办督导组在街头走访发现,不文明养犬现象仍然较为普遍,有不少市民在街头、公园遛狗时不拴绳,狗狗在马路上、绿化带上随意大小便,主人未清理,有些甚至看得到市民不小心踩踏的痕迹。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曝光台
1

20日上午,西湖路上,市民遛狗未拴绳。
2

21日上午,陆羽故园樱花大道,市民遛狗未拴绳。
3

21日上午,陆羽故园内观水平台,市民遛狗未拴绳。
4

21日上午,文学泉路,市民遛狗未拴绳。
5

21日上午,市民携狗进入早餐店,且未拴绳。
市创文明办呼吁广大市民:要自觉践行《天门文明20条》,在携犬外出时,除了采用牵引带牵引,还需备好相关的卫生用品,以便在公共场所对爱犬产生的排泄物进行及时清理,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说辞一
「我家的狗很健康,不会有狂犬病」
世卫组织早已明确认定「只有实验室检测才能确诊狂犬病」。所以,任何人都无法仅凭外观健康,就快速判断一只狗是否会携带或者传播狂犬病。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狂犬病发生率中,宠物犬占比高达 60% 以上。
说辞二
「我家的狗很乖,不咬人」
养过狗的人都知道,犬科动物是一种阶级意识、领土意识非常强烈的动物。遛狗不给狗拴绳,正是在给它传递一个「这里都是自我领土」的危险信号。
这种情况下,一旦有陌生人靠近,不论体型大小的狗,都会在本能的驱使下产生攻击他人的风险。
说辞三
「我家的狗打了疫苗,咬了也没事」
这种言论就更是无稽之谈。
首先,动物疫苗对不同犬类的免疫时效性、持续效果都有差异,无法保证绝对的安全。犬类在户外活动时,肆意乱跑的狗狗非常容易接触到一些来路不明的流浪狗。这时,即便是免疫过的家养犬也有极高概率被携带狂犬病的流浪狗传染。
而且,狂犬病仅仅只是犬类袭击中的二次伤害,人们首先害怕的,恰恰就是被狗咬伤。在犬类袭击事件中,老人、儿童的占比非常高,他们更容易被狗扑倒,造成惨烈后果。
「遛狗要拴绳」不仅是为他人的安全考虑,也是对自家狗狗的负责。
当我们在呼吁「文明遛狗」时,
并不是因为不喜欢狗,
更不是对养狗者的敌视。
而是希望在规则与道德的约束下,
我们每一个人,
都能为社会公共安全负起应有的责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