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专业,才有多出众

01

上周末,为了给家里安装一层隔音玻璃,先生临时去小区里找了个安装工人。 

小伙子手脚倒也很快,上门左右看了两下,就开始爬到窗户外围,拿用冲击枪打孔,然后抬起玻璃就往外挪,直接准备安装。

可眼看着他折腾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法对准位置,只好又放下玻璃,跑来找我们,说发现打的孔离实际位置有偏差,只能重新来过。

先生听着有点急了,反问他,为什么刚才不先认真测量好距离,如果反复打孔导致墙体受损,这个责任谁来负?令人无语的是,听完先生的质疑后,他只是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之前自己一直都是这样接单的。

面对如此没有专业水准的人,我们当然没有选择再继续付费给他。后来,吸取了前车之鉴,先生只好经过认真对比,挑选了一家看起来比较正规的店铺。 

而这次,工人上门后给我们的体验,也是截然不同的。他先是仔细察看了墙体情况,接着用量尺在窗户四周精细测量,做好记录,然后再认真察看各个孔口的磨合度大小。 

数据采集完之后,他告诉我们,需要回去做分析计算,再根据现有情况,重新设计出隔音窗的样式。 

就这样,几个小时后,他又如期上门,然后凭着精确的图纸和精湛的手艺,很快就把玻璃窗装好了。之后还不忘反复检查窗体,查看密封性是否刚好,开合是否顺利等问题。  

完工结算费用时,我忍不住称赞他的专业,想给他多一点小费,他却摆手说:“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服务,本来就是我的职责之所在。”   

那天,临走之前,店员还不忘交待我们,隔音玻璃要比普通中空玻璃重一半,如果开窗宽度过大的话,容易变形吊角,导致密封失效,所以,最合适的开窗宽度为35-65厘米为宜。  

不得不说,“专业决定价值”这六个字,在这件事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同样提供一项服务,不同的专业水准,决定不仅是完全不同的结果。前者只凭粗浅的经验行事,看似是在糊弄客户,实则是在糊弄自己的前程;后者用心做事,认真钻研,过程虽然辛苦,但每掌握一项技能都是在为自己增添一份实力。 

无论任何行业,只有足够专业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真正的认可和尊重。

02

不仅是在职业领域,生活中要想经营好任何一件事,其实都离不开“专业”二字。 

我是一位宝妈,每天都需要上菜市场。在我常去的那个市场里,有一家蔬菜铺生意特别旺,经常是别家门可罗雀时,这家店的老板却在忙得不可开交。 

我去那里买过几次,一开始没怎么跟老板打交道,只知道他生意好,却不知道到底特别在哪里。直到有一次在挑菜时,听到老板和旁边一位女顾客的聊天。 

对方先是问,我在你这里买的两颗洋葱,有一颗长芽了,还能不能吃?  

老板很快就回答道:“洋葱、蒜、姜长芽了可以吃,它们通常是在过了最佳保存期2~3个月后,就开始发芽,之后肉质就会变空,营养价值也跟着下降。” 

那位女士又接着问,那土豆,花生呢?  

老板接着说,长芽的土豆、花生,多数是因为所处的环境太潮湿了,滋生霉菌才导致的发芽,所以不宜再食用了。  

当时,我在一旁听着兴致盎然,忍不住也问了几个关于青菜保存方法的问题,没想到都一样被他游刃有余地解答了。  

也就是在那之后,我才知道,这位老板之所以能把生意做得这么好,很大程度就是要归功于他的专业程度。甚至到后来,不少顾客在领教过他的专业性后,都戏称他是被卖菜耽误了的蔬菜专家。 

在我看来,当一个人能够用专业的知识去说服别人时,确实就拥有被称之为“专家”的资格。因为他的专业,能给人带来优质的服务和全新的认知。  

  正如俗话所说,行行皆可出状元。这个状元,指的就是一个人的专业能力。

  当你拥有了其独一无二的专业性,也就具备了让自己脱颖而出的可能性。

03

人都有追求捷径的本能。特别是在刚进入某个领域之初,往往都喜欢投机取巧,好让自己能以最快的速度成功。  

但事实却是,浅尝即止不过是等同于一无所学,到最后,你所面临的,也只会一无所成的结果。  

说到底,人与人的差距在于,从表面看,你们是在做同一件事,但到最后,你只有一种选择,他却已经拥有了无数可能。  

没有人天生就擅长什么,之所以能成就专业,只是因为有的人懂得沉下心来学习。他们持续专注于自己所要学习的领域,抓细节,勤深耕,不断精进,直到把这些本领和技艺真正地化为己用。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曾介绍过章丘铁锅的制法。十二道工序,十八遍火候,三万六千次锤打,一次都不能少。  

这个锻造的过程无比单调漫长,但也正是因为有了如此独特的专业水准,才让铁匠王铁芳成为享誉全国的工艺大师。  

唯有百炼,方能成钢。任何时候,让自己练就过硬的专业,都是一个人最佳的制胜法宝。  

真正有实力的人,从来都不争场面输赢,只争内在精髓。用心做好手中的事,把它做到极致,你会发现,脚下的路将越走越宽。   

  够专业,你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