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天门蒸菜是湖北省的汉族传统名肴,属于鄂菜系。蒸菜起源据考证有近4600年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石家河文化时期。天门蒸菜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风味和精湛的技艺,一直跻身鄂菜代表品种之列,其菜品之丰,技法之多,味型之广,在全国独树一帜。
近日,湖北垄上频道“舌尖上的湖北”又向观众推荐了我们的天门蒸菜,并专访天门蒸菜技艺代表人梁少红。
节目详细地介绍了天门蒸菜从食材变美食的过程
天门蒸菜的历史渊源
早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中国的汉族先民就在鼎、鬲等陶器的基础上创造出了甑——就是在鼎或鬲器上造个蒸食的笼屉,上再加盖,共同组合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蒸锅。
相传唐代,茶圣陆羽和他的恩师智积禅师,因常住天门西塔寺中,朝夕与河湖相伴,与藕为伍。撩人的河湖,使他们在湖藕上寄情用功,终于烧制出了清新爽腻的莲藕蒸菜。从陆羽时代以后,蒸菜就由寺庙传承到了民间。蒸菜也由素蒸转换成了荤素之蒸。
经过漫长的历史传承,天门蒸菜逐渐形成包括“天门三蒸”、“素三蒸”、“荤三蒸”、荤素混蒸、“八蒸”技法及各种调料在内的完善的蒸菜技术体系,极大地丰富了天门蒸菜的内涵与外延,使天门成为名副其实的蒸菜之乡。
2015年4月28日,天门正式被中国烹饪协会命名“中国蒸菜之乡”。还上了《舌尖上的中国2》。
天门蒸菜源远流长
原汁原味四季飘香
就是妈妈的味道
你想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