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丨聚力三大攻坚战•精准脱贫 石家河镇:发展虾稻产业助力脱贫攻坚

天门电视台报道(记者 刘帆)

石家河镇将发展虾稻共作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突破口来抓,采取多种形式助力脱贫攻坚。

日前,在石家河镇洪山村的虾稻田里,民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汪卫斌撑着小船,指导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洪友给小龙虾科学喂食。去年,李洪友带着5亩多责任田加入合作社,并在合作社务工。

石家河镇洪山村村民 李洪友 一亩田(流转费)600元,一共3000多元,打工跟他帮忙,一个月大概1500元。

去年10月,洪山村引进的民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展虾稻共作产业,目前已形成虾稻面积1000多亩,带动30多户村民增收,其中贫困户7户。

民旺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汪卫斌 预计一亩田(养虾)产值可以达到3000多元,下一步我们准备(流转)周边的东吴村、吴刘村、蔡岭村土地,争取达到3000亩。

与洪山村不同,原张巷村则是通过村干部带头示范来发展虾稻共作产业的。去年初,在镇里及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指导下,原张巷村积极探索“支部+基地+贫困户”模式,支持和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带领贫困户增收。由原张巷村党支部书记牵头成立的宇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共吸纳16户贫困户。

市宇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张艳清 合作社首先免费为他们开挖虾池,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再就是饲料、虾苗的购进和销售都是纳入合作社,统一销售、购货。

去年元月,7组贫困户朱华二带着10亩责任田加入了宇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

石家河镇原张巷村村民 朱华二 技术方面都是合作社培训指导,第一年纯收入5000多元钱。

在石家河镇,“支部推动、党员示范、合作社带动、贫困户参与”的虾稻共作产业发展模式方兴未艾。去年8月,上市公司华大基因落户该镇,拟投资建设1.5万亩虾稻共作规模化生产基地和虾稻主题公园,目前项目一期工程5000亩已完工,将直接带动北港湖、东吴、石家河三个村共66户贫困户增收。

去年以来,石家河镇紧密市场主体和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产业扶贫模式,通过发展虾稻共作产业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石家河镇党委书记 谢国清 截至目前,全镇共发展虾稻共作面积1.98万亩,初步形成了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带田入社、返租倒包等扶贫模式,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7户,户平增收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