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电视台报道(记者 熊壮 邵文煜)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但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石家河镇龙嘴村的张军、吴艳艳夫妇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办起了养鸡场,用勤劳的双手闯出一条脱贫路。
近日,记者在石家河镇龙嘴村看到,吴艳艳正在养鸡场捡鸡蛋。张军、吴艳艳一家是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2009年,女儿刚出生就查出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几年来,给女儿康复治疗的费用达30多万元。
石家河镇龙嘴村村民 吴艳艳:我生了小孩都是在家里带小孩,就没出去打过工,都是靠她爸爸一个人做事,她爷爷打点零工,还能贴补一下家用。
2013年,女儿戴上了电子耳蜗,病情渐渐有了好转,张军、吴艳艳夫妇带着女儿到天津做早点生意。正当家境慢慢变好的时候,张军的父亲又患了病,在经过一年多的治疗后去世。此时,家里债务累累、生活艰难。
石家河镇龙嘴村村民 吴艳艳 小孩这个设备也一直要维护,需要花销,家里就比较拮据了。
2016年,在村里和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张军与村里人合伙成立了市丰富家庭农场,养殖蛋鸡,并和妻子吴艳艳长期在农场务工,每年能有四、五万元的收入。
石家河镇龙嘴村党支部副书记 张艳清 以土地流转入股的形式加入家庭农场,使他们以产业为主来脱贫。
石家河镇龙嘴村村民 吴艳艳:喂鸡、出粪、捡鸡蛋,有人来买鸡蛋的时候就卖鸡蛋,每天就这些事。
如今,张军一家已顺利脱贫,生活也越来越好,但女儿的电子耳蜗每年都需要维护,七到八年要换新,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张军说,自己还有点手艺,只要勤劳肯干,一家人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石家河镇龙嘴村村民 张军:在鸡场闲暇时候,我可以打一下零工,做一下门窗,每年年收入差不多两万元左右。